中國的春節 世界的節日
2025-01-31 19:59

 百節年為首。當中國人慶祝千百年的節日成功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國,與世界共享節日的歡慶。

圖片

  1月28日,表演者在柬埔寨首都金邊舞龍慶祝春節。新華社發(批隆攝)

  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歡樂春節”廟會現場,中塞民眾一起迎接乙巳新春。

圖片

  1月28日,人們在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舉行的“歡樂春節”廟會現場觀看焰火。新華社發(普雷德拉格·米洛薩夫列維奇攝)

  在荷蘭海牙,“歡樂春節”彩繪電車為街頭增添濃厚的中國年氛圍。

圖片

  這是1月21日在荷蘭海牙拍攝的“歡樂春節”彩繪電車。新華社發(孫晶晶攝)

  在英國倫敦,倫敦眼亮起“中國紅”,舞龍、舞獅表演精彩上演,現場鑼鼓聲震耳欲聾,年味兒濃厚熱烈。

圖片

  1月28日,英國首都倫敦的地標建築“倫敦眼”亮起紅色燈光。新華社記者 李穎 攝

  目前,全球已有近20個國家將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農曆新年。

  它既是中國人的節日,也備受世界人民的喜愛。

圖片

  1月29日,遊客遊覽日本橫濱中華街。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春節,為世界感知中國打開一扇“窗”。

  在遙遠的西非國家科特迪瓦,阿比讓一所中學的師生們齊聚一堂,共同在氣球上寫下“新年快樂”的拚音,共享熱鬧中國春節的節日氛圍。

圖片

  1月28日,師生在烏克蘭基輔第一東方語言學校手舉福字合影留念。新華社發(羅曼·佩圖什科夫攝)

圖片

  1月28日,學生在烏克蘭基輔第一東方語言學校創作春節賀卡。新華社發(羅曼·佩圖什科夫攝)

  春節,為中外文化交流架起一座“橋”。

  在南非立法首都開普敦,“開普敦中國年”活動為維多利亞港區披上節日盛裝,年味十足的中華文化視聽盛宴接連上演。人們因春節而相聚於此,交流各自文化的異同。

圖片

  1月25日,演員在南非開普敦舉辦的“開普敦中國年”活動上表演川劇變臉。新華社發(辛克拜爾·姆蒂姆庫盧攝)

圖片

  1月25日,人們在南非開普敦舉辦的“開普敦中國年”活動上觀看演出。新華社發(辛克拜爾·姆蒂姆庫盧攝)

  春節,凝聚著世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在馬來西亞華人中,“撈生”是一道帶有吉祥意味,祈求來年好運、發財的菜式。在粵語裏,“生”與“升”諧音,越撈越“升”,代表人們對新的一年美好的祝願。

圖片

  1月19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的一家餐館,顧客享用“撈生”菜肴。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圖片

  這是1月19日在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一家餐館拍攝的“撈生”菜肴。新華社發(張紋綜攝)

  “希望我們所有人,無論身處何地,都能共同迎來和平與健康。”德國北威州議會第一副議長萊納·施梅爾策說。

  “我衷心祈願蛇年能為世界人民帶來富足與安康。”荷蘭皇家音樂廳樂團首席中提琴邁克爾·吉勒說。

統籌:吳煒玲

編導:張歡

記者:袁亨瑞、李函林

程一恒、毛鵬飛、王嘉偉

配音:胡函博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點擊視頻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