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距離春節假期僅剩一天,大多數人已沉浸在節日的氛圍中,準備與家人團聚。江蘇省腫瘤醫院的醫護人員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為患者的生命健康保駕護航。當天下午,介入科尹國文主任團隊成功為一名急症患者完成了介入手術,展現了醫護人員的責任與擔當。
緊急收治,生命至上
1月26日上午,來自淮安市金湖縣的李先生(化名)來到醫院就診。今年51歲的他頭麵部腫脹持續近三個月,近日症狀越來越重,發展至胸悶氣短。兩天前李先生到縣城中醫院就診,經過胸部CT檢查,顯示前上縱膈占位,惡性可能性大,侵犯壓迫臨近上腔靜脈。
經過多方打聽與慎重考慮,李先生慕名找到周國仁副院長。周院長詳細詢問病史、仔細查體,發現李先生頭麵部重度腫脹,呼吸困難,初步判斷是上腔靜脈壓迫所致。這是一種嚴重的臨床急症,必須及時治療。周院長立刻聯係介入科尹國文主任進行會診。
經過檢查,患者前胸部見淺靜脈顯露,結合症狀,尹國文主任判斷應該是因前上縱膈占位導致的上腔靜脈壓迫綜合征。這是一種由上腔靜脈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導致的臨床症狀,主要表現為頭、頸部和上肢的靜脈回流受阻。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嚴重的水腫、呼吸困難、循環係統問題、神經係統損害以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等後果,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尹國文主任決定盡快進行介入手術。時間就是生命,檢查完善後,立即帶領團隊施行上腔靜脈造影+上腔靜脈血管成形術。
高效協作,成功手術
解剖學上,前上縱隔位於胸腔的前上部,前界是胸骨,後界是心包前壁。上腔靜脈插管造影顯示患者右側頸內靜脈管徑增粗,周圍見較多側枝血管形成,靜脈壓高,上腔靜脈中上段重度狹窄-閉塞。
手術室內,氣氛緊張而有序。患者血管受腫瘤壓迫,導管導絲通過狹窄段要小心,否則會穿破血管;不同直徑的球囊要逐級擴張,避免血管撕裂,引起心包填塞等嚴重的並發症;血管支架釋放前要多角度造影定位,確定支架位置準確無誤。尹國文主任憑借多年經驗,精準地操作著手術器械,團隊成員武貝博士、鬱澤宇醫生,主管護師王翠,主任技師吳建達各司其職,緊密配合。48分鍾後,手術順利結束,患者頭麵部緊繃感即刻緩解。最後造影複查患者右側頸內靜脈側枝血管完全消失,上腔靜脈內支架在位,擴張良好,血流可順利進入右心房,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新年新希望,守護生命不打烊
“患者情況危急,我們必須全力以赴。”尹國文主任在手術後說道,“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的職責就是守護患者的生命健康,無論何時何地。”
尹國文在工作中(左一)
春節前夕,尹國文主任團隊的堅守與付出是無數醫護人員的縮影。春節期間,許多醫護人員依舊堅守在一線崗位,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確保患者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為患者的生命健康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線。
通訊員 萬秋燕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於丹丹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