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節是新的開始,預示著新的希望。它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激勵大家在新的時間坐標中開始新的奮鬥。
2024年,是我們振奮龍馬精神、曆經風雨彩虹的一年。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上下幹字當頭、主動作為,以挺膺擔當的奮鬥鋪就發展向上的階梯——全國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4萬億斤,又上一個新台階;全國鐵路年度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43億人次,流動中見活力……
一個個“首次突破”,來自新質生產力穩步發展。
遼寧本溪,鞍鋼集團所屬的本鋼板材冷軋總廠第三冷軋廠。集控智能係統的大屏幕上,各個生產流程一目了然。通過智能係統,勞動生產率提高65%、產品合格率提升10%。
1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這裏考察時,認真察看企業的集控中心和生產線,了解企業加快轉型升級、推進高質量發展等情況,親切看望勞動模範、青年技術骨幹、一線職工代表。總書記指出:“製造業要堅持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像鞍鋼這樣的國有大企業要為中國式現代化多作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發展新質生產力不是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通過傳統產業改造升級,也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本鋼的轉型升級正是遼寧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寫照。高端裝備實現精細化、智能化作業,綠色工廠能耗排放大幅減量,數字化生產線效率不斷提高,老工業基地正以全新姿態描繪製造業未來新圖景。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科學技術要打頭陣,科技創新是必由之路。
擁有26個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國內發明專利有效量達到475.6萬件,成為世界上首個突破400萬件的國家……今天的中國,成為10年來創新力上升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在二〇二五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因地製宜培育新質生產力,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湧現,新能源yabo80 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等領域取得新成果。嫦娥六號首次月背采樣,夢想號探秘大洋,深中通道踏浪海天,南極秦嶺站崛起冰原,展現了中國人逐夢星辰大海的豪情壯誌。”

一個個“首次突破”,彰顯高質量發展成色十足。
春運的樂章裏,神州大地超過16萬公裏的鐵路線上,每天上萬列列車穿梭。“陸地航班”高鐵,奔馳不息、一路向前。
全球最快!去年12月29日,CR450動車組樣車在北京發布。該動車組試驗速度可達450公裏/小時,運營速度可達400公裏/小時。樣車的下線,既是“點”上的技術突破,更是“麵”上的產業升級,映照著新型工業化的新氣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自主創新的一個成功範例就是高鐵”。從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到自主創新,從跟跑、並跑到領跑,一路飛馳的中國高鐵為新時代新征程的發展注入了強大信心。
一列車的背後是一整個產業體係,折射出高質量發展的成色。
數字最有說服力。
2024年我國經濟總量首次突破130萬億元,同比增長5.0%,高基數上實現曆史性躍升;製造業規模、貨物出口國際市場份額連續保持全球第一;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產業鏈,綠色低碳轉型步伐加快……
“一年來的發展曆程很不平凡,成績令人鼓舞。”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五年春節團拜會上堅定地說,“我們用拚搏奮鬥再次證明,任何艱難險阻都擋不住中國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前進步伐,都擋不住我們推進強國建設、民族複興的曆史進程。”
團結就是力量,信心賽過黃金。鏗鏘話語,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
在二〇二五年春節團拜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寄語:“乙巳蛇年,希望全國各族人民以蛇行千裏的勁頭,堅定信心、滿懷希望,開拓進取、頑強奮鬥,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春潮湧動。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正在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上,闊步向前。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