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假期已經餘額不足,回顧新春佳節期間,江蘇的文藝工作者們沒有停下忙碌的腳步。“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自今年1月啟動以來,在全省13個試點地區持續開展,新春期間,一趟趟“文藝直通車”,為基層群眾帶來一場場精彩的文化盛宴。
輸送更多優質文化
到百姓身邊
冬日的暖陽灑在鹽都區鹽瀆街道的鹽瀆大舞台上,一場別開生麵的文化盛宴在此盛大開啟——江蘇省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專場演出成功舉行。活動吸引了眾多居民早早前來觀賞,現場氣氛熱烈非凡。
演出在激昂的京歌《我是一個中國人》中拉開帷幕,演唱者以飽滿的熱情、高亢的嗓音,唱出了中國人的自豪與驕傲,瞬間點燃了觀眾的熱情。中阮獨奏《絲路駝鈴》,其悠揚婉轉的旋律,帶領大家穿越時空,領略絲綢之路的神秘與壯美,仿佛能看到大漠中緩緩前行的駝隊。
京劇作為國粹,在此次演出中大放異彩。《智取威虎山》選段,演員們一招一式盡顯功底,將英雄人物的英勇無畏刻畫得淋漓盡致;《鎖麟囊》中,演員細膩的表演和優美的唱腔,展現了京劇藝術的獨特魅力;《釣金龜》情節生動,演員的精彩演繹贏得現場陣陣掌聲。《紅燈記》選段更是喚起了大家的紅色記憶,讓觀眾沉浸在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中。嗩呐獨奏《好漢歌》,熟悉的旋律響起,豪邁奔放的曲調瞬間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演奏者精湛的技藝,讓嗩呐獨特的音色發揮得淋漓盡致,觀眾們情不自禁地隨著節奏鼓掌叫好。戲歌《念奴嬌》用年輕人的方式傳頌國粹,讓傳統京腔與現代編曲相得益彰,兩位青年演員以婉轉戲腔將這個淒美的故事講給大家。京胡獨奏《琴緣》和京歌《江山無限》同樣精彩,展現了傳統藝術的深厚底蘊。
本次省優質文化資源下基層演出將經典金曲獨唱、民樂獨奏、傳統戲曲、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巧妙融合,為基層群眾帶來一場視覺與聽覺的雙重享受。此次“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專場演出走進鹽瀆,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領略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各種形式的藝術表演,豐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對傳統文化的認知與熱愛。現場觀眾王先生告訴記者,“我們在家門口就能看到這麼精彩的演出,真是太高興了,希望以後看到更多更好的演出。”
據介紹,“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是江蘇省建立健全優質文化文藝資源直達基層的創新舉措。演出的節目單由每個試點村(社區)根據不同需求,在優秀產品庫首批入庫的1000多個優秀節目中進行個性化點單而成。根據群眾點單情況,江蘇省演藝集團協調組織安排院團和藝術家們演出,將優質文化資源精準輸送到百姓身邊。
不僅是藝術綻放,
更是文化傳承的紐帶
自“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開展以來,江蘇省演藝集團迅速響應號召,在省委宣傳部的統籌協調下,第一時間成立了工作專班,有序推進各項工作。為確保行動落到實處、取得實效,集團抽調了京劇院、錫劇團、揚劇團、話劇院、歌劇舞劇院的五位業務骨幹擔任省級聯絡員,每人負責對接2至3個試點地區,搭建起文化服務的堅實橋梁。省演藝集團京劇院演出部主任喬連作為對接鹽城和鎮江兩地演出的省級聯絡員,感觸頗深,“擔任聯絡員很榮幸,責任也很重大。在每一次的對接工作中,挑戰不少,但看到老百姓那一張張洋溢著幸福的笑臉,還有他們發自內心的感謝,都讓我深刻體會到這份工作的價值與意義。我覺得需要多去跟老百姓聊,了解他們的文化需求,這樣會讓優質文化下基層做得更好。”
除了送演出、送服務,“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行動還實施了“藝術家駐村計劃”,選派13支具有高水平文化素養、文化專長的文藝人才隊伍,每月定期駐紮,指導幫助試點地區建強基層文化。
南京句容後白鎮二聖村的演出現場,一位青年觀眾激動地表示:這場演出不僅是藝術的綻放,更是文化傳承的紐帶,它帶著優質資源深入基層,讓民眾在家門口擁抱文化大餐,豐富精神世界,也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大的文化動力,助力基層文化繁榮發展邁向新征程。鹽瀆街道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表示,“在新的一年裏,我們將以‘茉莉花開’文藝直通車專場演出活動為契機,秉承文化惠民、文化為民、文化利民的服務理念,持續整合各方優質文化資源,讓更多優質文化資源走進各社區、村居,讓文化之花在這片土地上絢爛綻放,為居民幸福生活增添絢麗色彩,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水韻古邑、高新鹽都’貢獻力量。”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