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無錫:“茶文旅”融合沏出鄉村振興新圖景
來源:無錫日報
2025-04-07 21:31

   最美四月天,采茶正當時。作為環太湖重要的旅遊區域,茶葉是無錫市濱湖區一張閃亮的生態名片,境內108公裏湖岸線上,從東到西依次分布著山水城、胡埭、馬山等多個重要產茶地,茶園總麵積超過了5000畝。近年來,當地持續探索推動茶產業與文化、旅遊、康養等業態融合發展,“茶+”融合效應凸顯,湖灣茶產業鏈持續做大。

  湖灣產茶,但在這裏,茶產業何止一杯茶。

圖片

  是茶葉,也是高科技產品

  雪浪山主峰高146米,是“太湖第一峰”,雪浪山氣候濕潤,土壤肥沃,晝夜溫差適宜,為茶樹生長提供了優越的自然條件。據史料記載,無錫最早的茶就是雪浪山的本山茶,明清年間被禦定為“貢茶”。山頂貢茶園內現存的148棵古茶樹,栽種於1680年,無錫名茶“太湖翠竹”就是在雪浪貢茶的基礎上研製的。

  2日清晨,貢茶園內,茶農正穿梭在148棵古茶樹間,身背茶簍、手指翻飛,熟練地采摘一顆顆茶葉嫩芽(如圖)。采茶指導專家王春說,今年3月初倒春寒,春茶開采時間比往年延遲了10天左右,但是茶葉長勢良好,品質比往年更佳。

  茶葉品質好,製茶工藝也提升了。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山水城不僅對雪浪貢茶炒製工藝、品牌包裝等進行了大幅度提檔升級,同時融入了狀元文化,打造全新雪浪山IP——“雪浪貢茶1680”,助力雪浪山景區加速出圈。

  在製茶車間內,剛剛采摘的鮮葉經過攤青、殺青、初揉、熱揉、搓團等15道工序後,濃鬱、醇厚的茶香便四溢開來。王春介紹,今年的雪浪貢茶複原並創新了古人記載的迭揚技法,同時使用炭焙工藝提香,製作的茶葉外形緊細卷曲,茶湯嫩綠透亮帶有獨特花香,滋味醇厚回甘。

  後道茶葉加工用上了古法,前道的茶葉種植、品種選育卻用上了高科技。位於馬山嶂青村的時茗園有茶園200餘畝,近年來,時茗園引入物聯網和區塊鏈技術,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智能灌溉係統精準作業。同時,每一罐成品茶都擁有“數字身份證”,掃碼即可追溯從茶園到茶杯的全流程。

圖片

  是茶園,也是農文旅景區

  行走湖灣茶園,和采茶同樣火熱的,還有各地以茶為媒打造的茶旅融合消費新場景。

  在雪浪山貢茶園,茶田內除了有采茶工忙碌的身影,還有不少遊客停下腳步,拍攝采茶過程。雪浪山在完成“2025年總台春晚無錫分會場取景地”這一功能擔當後,這裏又成為“臨山觀湖品茶地”和“太湖落日打卡地”,高峰日均接待近3000人次。據雪浪山景區負責人楊斌傑介紹,在春茶采摘旺季,為拓展“茶葉+消費”“茶葉+旅遊”等消費新場景,景區推出了“門票+品茶券”58元旅遊套票,並開通了上下山接駁車,吸引遊客前來。清明小長假期間,景區還舉辦了“到雪浪山,走狀元路,品貢茶香”活動,通過宋代點茶表演、茶道知識科普等形式,形成以茶興旅、以旅促茶、茶旅共融共享的消費新業態。

  太湖國家旅遊度假區也推出“茶葉+”等各式新消費場景。今年,度假區時茗園新辟了一片休閑區,“混搭”加入運動、茶道和民宿等元素。時茗園負責人薑勝權告訴記者,遊客在這裏可以參與品茶、踢球等休閑活動,還可以住宿。

  胡埭以狀元古道、中灣等特色區域為載體,因地製宜發展旅居經濟。“茶葉+”新消費也出現在“富安·狀元裏”沿山旅居帶上,當地在茶園環繞的中灣地區陸續引入了山茶嶼咖啡、狀元農場、萌寵樂園等消費新業態,為遊客提供了獨特的旅遊新體驗。

圖片

  是茶品,也是高等級文創

  除了在製茶技藝、茶旅融合上尋求新突破,今年濱湖還在品牌包裝等方麵謀求創新,將區域自然景觀、茶文化元素與現代設計語言相融合,把一片小小的茶葉打造成為既有傳統韻味又富有時尚氣息的文創產品。

  雪浪山貢茶園一旁的蔣子書院,是無錫曆史上第一位狀元蔣重珍的讀書地,此次“雪浪貢茶1680”品牌包裝融入了狀元文化,古風十足,讓人眼前一亮,也助力茶產品附加值提升。在深挖茶文化內涵上,當地從“貢茶之源、貢茶製造、龍潭泉水、狀元茶道”等方麵不斷豐富內涵,在打響“太湖貢茶院”品牌的同時,持續做大集觀茶、采茶、製茶、品茶、購茶為一體的茶旅文化產業鏈。

  作為“富安·狀元裏”旅居帶上重要的特色農產品,胡埭推出的“狀元紅”“尚書春”等文創茶也專門設計了“書香味”十足的包裝,並將狀元文化等地方元素融入茶葉推廣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

  品牌包裝不斷上新,茶葉本身也在注入文化IP。為了更好傳承和弘揚濱湖茶文化,在近日舉行的2025無錫“濱湖印跡”非遺雅集主題活動暨春茶開園文化活動上,濱湖區不僅向外界展示了不同區域的狀元茶、靈山福茶和雪浪貢茶,還開啟了《濱湖茶經》素材征集活動,麵向社會各界征集與濱湖茶相關的曆史資料、傳說故事、製茶技藝,以及詩詞歌賦、老照片等素材。在這次春茶開園文化活動上,太湖貢茶院“雪浪貢茶1680”研發、茶葉數字加工物聯網應用、太湖藤茶綜合利用開發等一批茶產業項目同時簽約落地。

  茶品質不斷提升,茶文旅加速融合,太湖108廊道,這條見證湖灣茶葉成長的生態廊道,既連接著無錫茶的曆史,也連通無錫茶的未來。(邵旭根、徐嘯雨)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