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常州市發布2025年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行動,進一步釋放以舊換新優惠政策,加碼服務項目清單和補貼力度,掀起老年家庭適老化改造“家裝熱”。常州經開區持續改善老年人居家生活環境,並引入大數據和智能化技術,為適老化改造插上智慧的翅膀,讓老年群體收獲“穩穩的幸福”。
坐式淋浴器、感應式智能馬桶、物聯網報警裝置……常州經開區戚墅堰街道東方社區適老化“微改造”服務體驗中心吸引了很多老年人前來選購。今年79歲的孫曉明和老伴馬裕坡一起生活,子女因工作忙不在身邊,她一看中智能煙感、智能門磁、智能手環等智慧養老電子設備,就在現場直接下單入手了幾款,方便日常生活。“像這個煙感報警器就蠻好的,家裏燒菜煙霧比較大或者火災的話會進行自動報警。我們老年人記憶力不行,我經常煮著雞蛋,轉頭就忘了。”孫曉明表示,產品清單裏東西非常豐富,智能化改造對養老很有幫助,讓生活安全感、幸福感滿滿。
著眼“願改盡改”,優化市場運營機製,今年,常州經開區大力實施居家適老化改造“煥新”行動,圍繞“如廁洗澡安全,室內行走便利,居家環境改善,智能監測跟進,輔助器具適配”等方麵,對全區有需求的老年人家庭進行改造和購置居家適老產品提供優惠政策。“較往年來看,我們在服務項目清單和補貼力度上都有提升,服務項目清單上由往年5大項、50多類提升到7大類、92項產品,補貼上限提升至15000元,補貼比例提升至30%。”常州經開區社會保障和衛生健康局養老服務科副科長費洋介紹,在服務產品上,常州經開區增加智能監測、輔具改造等項目,更貼合老年人實際使用需求。
常州經開區持續推進市場化服務走深走實,通過“地方政府補貼+企業讓利”等方式,社會老年群體對適老化改造接受程度逐步提高,2020年以來,全區已經完成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近2000戶,其中社會老年群體服務量占比達到90%。2025年,全區還將繼續推進完成660戶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今年,我們將在適老化改造方麵持續擴麵增量,計劃打造一處基層適老化改造體驗中心,搭建起服務企業和老年人之間的橋梁。”費洋表示,體驗中心為服務企業向老年人更好地展示這些適老化改造設備提供平台,推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到適老化改造中,提升老年人居家生活品質,助推銀發經濟再上新台階。
在實現“願改盡改”的同時,常州經開區還將適老化改造巧妙融入老城區更新改造過程中。在東方社區工房南區,隨著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推進,適老化改造工程也隨之啟動。93歲高齡的王老伯腿腳不太好,平時獨自一人生活。如今,他所在的樓道裏加裝了折疊式休息座椅,家裏的衛生間也進行了微改造,浴室牆麵安裝了扶手,家裏還增添了智慧養老電子設備。王老伯的兒子王克鈞表示:“家裏安裝了智慧門禁、智能手表、煤氣報警器等設備,父親一個人在家萬一有什麼意外,我都能知道,社區也能監控到,非常安全。”
“這些專門為70周歲以上空巢或獨居老人安裝的智慧養老電子設備全部與社區智慧康養平台相連,實現智能化監測、可視化預警、高效化處置。”東方社區黨總支副書記徐潔介紹,這些智能設備全麵覆蓋老人的衣食住行,織密智慧康養的安全網絡,從而提升智慧康養的服務水平,保證老年人的安全。
東方社區目前有60周歲以上老人超2500人,約占總人口數的38%。作為江蘇省首批城市更新試點項目,東方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於2022年啟動,除了外立麵出新、雨汙分流等硬件改造外,也全麵推動轄區範圍內的適老化改造,在公共區域,構建安全便捷、適合老年人出行的步行路網,加強適老化座椅、扶手以及無障礙設施建設,推進多層建築加裝電梯,新增養老服務設施,逐步實現轄區全域覆蓋。同時,社區還將智慧康養融入其中,引進老年助餐、日間托養、居家料理、康養理療等服務,打造康養社區“十分鍾”便民圈,持續提升助老服務品質。目前,東方社區已經為轄區老人安裝127套智慧養老電子設備,在智慧康養建設方麵已累計投入超150萬元。
下一步,常州經開區將引入更多的社會力量和資本,促進“銀發經濟”消費,使全區智慧康養進一步擴麵增量,從而惠及更多老年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