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碼布局中國市場 多家外資金融機構積極創新 加速拓展在華業務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5-04-11 13:25

點擊觀看視頻

近期,多家外資金融機構正加快在華業務開展速度,持續加碼中國市場,看好中國經濟。

日前,安盛集團旗下再保險公司的上海運營中心獲準在華開業。這幾天,這家公司正在籌備下個月即將開始的中國業務首場路演,這也是位於臨港的上海國際再保險登記交易中心進行的首次全球保險集團路演。安盛集團兩位高管專程從法國巴黎來到上海,參與最後的衝刺準備。

圖片

安盛集團副首席執行官 喬治·斯坦斯菲爾德:我們全球團隊首次來到臨港,嚐試通過該平台進行再保險業務。臨港的一大優勢在於其數字化,這是其他平台所不具備的。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五年之後,這裏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再保險平台,我們將通過它開展業務。

圖片

自1999年進入中國,安盛集團在華業務從財險、壽險開始逐步拓展,最新開始涉足再保險業務領域,並與中國的保險公司正在探索產品合作。喬治介紹,中國在多個領域的快速發展,讓他深感要加快在華的業務拓展速度。

安盛集團副首席執行官 喬治·斯坦斯菲爾德:與25年前相比,中國是當今世界第二大保險市場,技術創新一直存在。我們看到中國在很多方麵都非常先進,例如在電動車、無人機、綠色技術等。這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潛在的機會。

就在3月底,瑞銀宣布,中國證監會已經準予備案其全資控股瑞銀證券,未來,瑞銀證券有望成為中國第五家外資獨資證券公司。此外,包括城堡證券、瑞穗證券、花旗證券的設立申請也正在推進,外資金融機構對中國市場的布局在進一步深化。

新發產品 積極參與中國資本市場

 
 
 

不僅來華開展業務的外資金融機構越來越多,今年以來,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資本市場的積極性也在顯著提升。

本周一(7日),摩根資管一隻新的指數基金正式發行,產品主要追蹤滬深300指數中自由現金流率較高的上市公司,這是摩根資管第三次參與A股新指數的首批基金發行。

圖片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 郭鵬:我們是外資公募基金當中參與A股新指數首批產品發行次數較多的。我們有機會參與創新產品的首發,使得我們在中國的業務範圍不斷擴大。我們還計劃視情況繼續增加人員配備,為後續進一步拓展業務提前做好準備。

此外,全球排名前列的私募基金,來自英國的寬立資本在今年一季度完成了三隻基金的募集。從公司成立、管理人登記,到產品推向市場,寬立資本隻用了大約一年時間。

圖片

寬立資本中國區負責人 林涵:到目前為止,我們是獲批登記後完成產品備案速度最快的外資私募之一。成為外商獨資私募證券基金管理人,我們才能夠以更深入的方式參與到中國金融市場,我們計劃再推出一係列差異化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不同風險和回報的多種產品選擇。

今年以來,安聯基金、宏利基金、施羅德基金等紛紛瞄準中國金融市場中的高質量和極具增長前景的資產,推出了多隻新基金產品。

數據顯示,目前,已有9家外商獨資基金管理公司獲準在華開展業務,其中,有6家為2020年取消基金管理公司外資股比限製政策出台後新設的。截至一季度末,這6家新設外商獨資基金公司共獲批41隻公募基金產品,產品規模合計超463億元。

多家外資機構發布研報 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近期,外資金融機構還發布了一係列對中國市場的觀點和研報,紛紛表示看好中國市場前景。

彙豐最新發布的“新興市場投資意向調查”顯示,中國新一輪促進經濟增長的措施提振了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整體信心。其中,將近一半的受訪者認為,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對於新興市場前景是最大的利好因素,這一比例顯著高於去年12月的調查中的29%。

高盛的研報認為,明晟中國指數、滬深300指數未來12個月仍有一定上行空間。摩根士丹利的研報建議投資者在全球投資組合中逐步調高中國A股的比例。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 郭鵬:中國穩增長、促消費等一係列政策接續落地,進一步激活內需市場;貨幣、財政政策和各類金融工具能夠靈活應對市場波動,並在根據情況不斷調整優化,這都有助於穩定經濟增長、降低資產波動。在科技創新、綠色能源、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中國正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和增長潛力。

(總台央視記者 趙曙光 董彬 劉子儀 成奕霖 朱誌遠)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