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望親好,鄰望鄰好。4月8日至9日,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係統總結新時代以來我國周邊工作的成就和經驗,科學分析形勢,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周邊工作的目標任務和思路舉措,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麵。在百年變局加速演變、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曆史關口,這次會議釋放出中國將一如既往紮根周邊、貢獻周邊的鮮明信號,不僅為中國與周邊國家深化友好合作提供新動力,也為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發展注入了正能量。
“家門口太平,我們才能安心、踏實辦好自己的事情。”習近平總書記曾用樸素的話語,深刻闡明周邊在我國發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特殊重要地位。我國幅員遼闊、邊界線長,周邊是實現發展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運籌外交全局的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們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倡導推動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以元首外交為引領,同周邊國家深化全方位合作、加強各領域交流、共同維護和平穩定,形成務實高效的周邊工作框架,推動周邊工作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朋友越走越近,鄰居越走越親。中國已同周邊17國達成構建命運共同體共識,同周邊25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成為周邊18國的最大貿易夥伴。中老鐵路、雅萬高鐵等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大標誌性工程開花結果,“小而美”民生項目合作別開生麵,惠及更多周邊國家民眾。包括東亞合作、瀾湄合作、中國—中亞合作、上海合作組織等在內的區域合作機製有力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國周邊外交結出累累碩果,為中國式現代化營造了良好周邊環境,也為周邊地區實現共同發展提供了強大助力。
當前,我國同周邊關係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時期,同時也進入周邊格局和世界變局深度聯動的重要階段。如何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麵?這次中央周邊工作會議提出,以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為共同願景,以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為理念方針,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為基本遵循,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為主要平台,以安危與共、求同存異、對話協商的亞洲安全模式為戰略支撐。這“五個以”是中國同周邊國家相處經驗的深刻總結,也是未來做好周邊工作的科學指引。
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是我國周邊外交的重要目標,體現了中國與周邊國家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良好願望。聚焦這一目標,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支持地區國家走穩自身發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發展融合,構建高水平互聯互通網絡,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穩定,開展安全和執法合作,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擴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員往來,中國同周邊國家將政治關係更加友好、經濟紐帶更加牢固、安全合作更加深化、人文聯係更加緊密,不斷書寫構建命運共同體的新篇章。
中國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周邊國家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同心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
(編輯:曠思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