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4月16日披露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5.4%,這一增速高於去年全國5%的增速,也高於去年一季度5.3%的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延續了去年以來穩中回升的態勢。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釋放了三大積極信號,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和預期,為下階段中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一個信號是消費發力、前景廣闊。一季度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4671億元,同比增長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個百分點,其中,3月份增速達到5.9%,比1-2月份加快1.9個百分點。消費品以舊換新等政策效果明顯。商務部數據顯示,截至4月8日零時,消費者累計購買12大類家電以舊換新產品3571萬台,發起yabo80 以舊換新補貼申請208.5萬份,有力促進了消費回升。此外,以《哪吒之魔童鬧海》為代表的文化消費持續火爆,首發經濟擦亮各地城市名片,今年以來新的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消費產品不斷創新,中國新消費前景廣闊。
第二個信號是經濟發展含“新”量進一步凸顯,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眾多科技成果不斷突破,帶動高技術產業加快成長。一季度,我國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達9.7%。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培育了一批配套能力強、產品性能優的裝備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促進了中國外貿向“新”而行。一季度裝備製造業產品進出口增長7.6%,占據了外貿進出口的“半壁江山”。
第三個信號是一季度出口在外部壓力下展現出強大韌性。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3%,創曆史同期新高。從數據來看,我國對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出口都實現了增長。中國製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動能強勁,其中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出口連續4年保持增長勢頭,一季度繼續增長達10.8%。隨著我國積極構建多元化市場、高水平對外開放等政策段不斷發力,外貿韌性將持續強化。
中國經濟一季度“成績單”釋放的三大信號充分說明,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沒有變,也不會變。“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已連續15年穩居第一製造業大國地位,具有產業體係完整、配套能力強等多方位優勢。同時,中國有14億多人口,市場規模巨大,這些都是中國經濟未來持續發展的有力支撐。
4月13日,第五屆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在海南啟動,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餘家企業、4100餘個品牌參展;4月15日,第137屆廣交會盛大開幕,截至4月15日17時,本屆廣交會境外采購商累計線下參會64530人,創曆史同期新高。在當前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的背景下,這些數據更加彰顯了中國市場的吸引力和發展前景。
隨著今年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發力顯效,我們有充足的底氣辦好自己的事,以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和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從容應對外部千變萬化,不斷推動中國經濟破浪前行。(央廣網評論員 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