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頭條】他隨身攜帶AED設備十餘年,昨天在高鐵上第一次用上了……
2024-07-11 21:04

7月10日晚,在上海開往北京的G24高鐵上一位旅客突發疾病,幾位醫生立刻出手相助,但手邊沒有搶救設備。這時,一位旅客拿來了隨身攜帶的AED(自動體外除顫器)設備,將電極貼在發病的旅客身上,為搶救爭取了時間,“隨身攜帶AED設備十餘年了,昨天是第一次用上”。這位及時伸出援手的旅客網名“韜爸”,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自己曾是一名120急救醫生,十餘年前為了幫助更多老百姓學習急救常識,辭職後從事這方麵的培訓,自那時候便開始隨身攜帶AED設備。他還創辦了AED馬拉鬆跑團,已參與了多場馬拉鬆賽事的保障。

高鐵上乘客突發疾病

他用隨身攜帶的AED參與搶救

“韜爸”名叫張元春,他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自己7月10日晚乘高鐵從南京南站前往北京南站,在車廂內聽到了廣播尋求幫助,於是迅速前往事發車廂。

“當時已經是晚上了,在距離濟南西站還有20多分鍾的時候,我聽到了廣播。”張元春回憶說,趕到事發車廂時,他看到一位身穿深色T恤的老人躺在地上,有人正在對他進行心肺複蘇。“現場進行搶救的都是醫護人員,他們正巧都坐在臨近的車廂,非常及時地趕到了現場。因為我是8號車廂的,離得遠一些,所以最後才到。”他表示,當時這位乘客已經是沒有脈搏的狀態。

張元春迅速打開自己的急救包,拿出AED設備,和現場的醫護人員一同對這位旅客采取AED除顫等一係列搶救措施。“我們在做心肺複蘇的時候,列車員也聯係了濟南西站,讓救護車在站台上等候。列車到站後,濟南的急救人員很快地將病人轉移上了救護車。”

圖片

張元春用隨身攜帶的AED設備在高鐵上搶救乘客

張元春告訴記者,事發時自己並不在那名旅客周圍,不清楚當時發生了什麼,隻是盡自己所能地進行搶救。“現場搶救直到上救護車的過程還是非常及時的,但是後續這位旅客的情況我們就不清楚了。據了解,該次列車因為轉送旅客延誤了兩三分鍾,之後便繼續行駛。”

張元春給列車員留下了自己的聯係方式,以便需要時提供更多幫助。他告訴記者,盡管第一時間進行了搶救,但這位旅客直至被送上救護車,還沒有恢複心跳。7月11日下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聯係車站方麵,對方未透露被搶救旅客目前的最新情況。

張元春使用AED設備搶救高鐵乘客的視頻發到網上後,獲得很多網友的稱讚。有網友留言說,“隨身攜帶十年,這是真的活菩薩!”

曾經是120急救醫生

自購AED設備十多年不離身

張元春曾經是一位120急救醫生,有著十年從業經曆。2011年,他辭職後開始從事急救培訓,從那時開始他便隨身攜帶AED設備。“早些年遇到過不讓AED設備上飛機的情況,所以要求托運,但萬一飛機上有乘客發生意外,托運在行李中就沒有意義了。”

張元春回憶,大約10年前,很多人看到AED設備還很新奇,也不知道是做什麼的,所以遇到一些問題。“近年來不論是坐飛機還是乘高鐵,基本沒有不讓帶的了,越來越多安檢的人員也都知道這是什麼了。有的時候,我隻要解釋一句,說我是醫務人員,這是AED設備,他們就會同意我隨身攜帶。”

圖片

張元春講授急救知識

“隨身攜帶了十多年,這還是我第一次用上。”張元春說,自己現在從事急救培訓,平時有很長時間在全國各地長途出行,隻要出門他就會將一個小型AED設備裝在包裏,以防萬一。“其實需要用到AED的概率還是比較小的,這種事情通常很難遇到,但是萬一發生了,可以有更大的幾率挽回一條生命。”張元春介紹,如今他隨身攜帶的這款AED設備是一款國產設備,重量隻有700克,不到兩瓶礦泉水的重量。“AED設備都不便宜,這款大約要2萬多元,主要特點還是方便攜帶。”

創立“AED馬拉鬆跑團”

為大型馬拉鬆賽事提供保障

張元春告訴記者,去年底他創辦了一個AED馬拉鬆跑團,成員背著設備參加馬拉鬆賽事,萬一有跑者倒下發生呼吸心跳停止,就可以用AED設備施救,“我們的跑團大約有二三十人,平時大家自發地帶著AED設備去參加各種馬拉鬆比賽。”

圖片

AED馬拉鬆跑團的部分成員

而對接賽事官方提供保障,他們於今年3月在無錫馬拉鬆比賽中進行了第一次嚐試。“當時我們跑團有10位跑友參加,賽前和賽事方對接,他們覺得特別好,能提高賽事的安全性,於是讓我們提前來到無錫,為我們進行了特殊培訓。內容主要是和賽事的保障體係如何銜接,這樣我們就成為了馬拉鬆賽事官方急救保障的一部分。”張元春說,當時跑團的每個人都背了一個小包,上麵貼著AED設備的標誌,號碼牌上也標注了“醫務跑者”的字樣,方便在現場第一時間被找到。

“我們還以個人身份參加了北京半馬等賽事,大家的目標是每年對接保障兩場全馬賽事。”張元春表示,背著設備跑多少會影響一點成績,但這個特殊的跑團從來不追求成績,隻要能完賽就行,希望能給更多跑友帶來安全保障。

開設賬號做科普

想教更多老百姓急救知識

“我在120工作時感覺到,很多老百姓不會進行急救,缺乏這方麵的知識,離開120本意也是想向更多人科普急救知識。”張元春說,他如今的工作主要是給醫務人員做培訓,但仍然盡量去多做一些麵向普通大眾的急救培訓,教給他們應對突發情況的急救知識。

幾年前,張元春注冊了名為“急救科普人”的公眾號 ,分享急救知識。他介紹,120不僅僅是急救電話,還有很多含義。“120分鍾是急性冠脈綜合征(急性心梗)的黃金救治時間,從救護車到病人家裏計時,到醫院裏施行手術,時間要控製在120分鍾之內。另外,120還是心肺複蘇中按壓速度的上限,以及急性腦血管病發作快速識別的簡便方法。”

圖片

張元春講解急救知識

這些年背著AED設備走遍全國,他也發現,大部分機場、高鐵站以及很多城市的地鐵站都普及了該設備。

張元春告訴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目前北京的很多學校、單位都將AED設備作為標配。“2019年開始,國家又放寬了AED設備的使用條件,原來要求受過專業培訓的人才能使用,如今遇到緊急情況,即便沒有經過訓練的人,也可以撥打120急救電話,由調度員指導如何使用。”張元春認為,現在AED設備從普及率、政策等多方麵都解決了問題,可以惠及更多百姓。

“現在像我一樣,經常帶著AED設備的人有不少,還有人會專門買了放在車上,以備不時之需。”張元春認為,這樣一種嚐試值得去推動,每個人都力所能及地貢獻自己的力量。

紫牛新聞記者|劉   瀏

編輯|萬承源

剪輯|萬惠娟

主編|陳迪晨

圖片和視頻素材:受訪者提供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紫牛新聞常年法律顧問:

北京大成(南京)律師事務所唐迎鸞律師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