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國海關共檢出各類傳染病2.9萬例,檢出不合格食品商品3萬餘批;
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3.7萬種次;
監管進出口貨物27.3億噸,征收稅款1.05萬億元,立案偵辦走私違法犯罪案件3000餘起,案值540餘億元……
海關擔負著守國門、促發展的職責使命,做好海關工作意義重大。
7月30日,國新辦舉行“推動高質量發展”係列主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副署長趙增連在發布會上表示,海關總署自覺把海關改革放到中國式現代化大局中去定位、去謀劃、去推進,以智慧海關建設、“智關強國”行動為總抓手,加快推進海關現代化,以海關現代化服務助推中國式現代化。
值得一提的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貿年均增長1.6萬億元,貨物貿易總額連續7年位居全球第一。yabo80 、集成電路、鋰電池等高技術、高附加值、綠色產品2023年出口較2012年分別增長了7.3倍、1.8倍、15.2倍,我國外貿規模更大、結構更優、活力更強。
高質量發展含金量十足 外貿的“蛋糕”更大了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外貿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23年外貿進出口總值較2012年增長超過了17萬億元,相當於一個外貿排在前麵國家一年的進出口量。同期,海關監管貨物量也大幅增長了54.5%。
進入新時代,外貿的“蛋糕”更大了,高質量發展含金量也更足了。趙增連從以下幾方麵介紹:
創新讓中國外貿發展的底氣越來越足。2023年,我國出口高技術產品同比增長6%,占出口總值的18.7%。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增長9.3%,占整體出口的21%;
綠色成為外貿高質量發展鮮明的底色。我國出口的每10輛yabo80 中有4輛是電動yabo80 ,每10輛軌道機車中有7輛是電力機車,出口的蓄電池近九成是鋰電池,外貿出口的綠色屬性更強了;
區域協調發展穩固了外貿的底盤。東部地區進出口連續三年超過30萬億元,中西部地區外貿占比提高了近7個百分點,東北三省2023年進出口增速比全國快了1.6個百分點。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大區域戰略已成為外貿的動力源。黨的十八大以來,貢獻了外貿增長的近六成。
今年以來,外貿的出色表現更反映出中國外貿轉型升級成效顯著、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上半年,中國進出口規模曆史同期首次超過21萬億元,再創新高。以新能源yabo80 、鋰電池、光伏產品為代表的“新三樣”持續走俏海外市場,為中國外貿提質升級注入了強勁動力。
“總的看,上半年我國外貿創下了新高,經營主體活力充足,傳統動能優勢穩固,新動能也不斷湧現,外貿持續向好基礎紮實,成績來之不易、鼓舞人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說。
對於外貿下一步走勢,呂大良表示,有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和產業體係配套完整優勢作支撐,有各項穩外貿政策舉措保駕護航,特別是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外貿體製改革作出了戰略部署,必將為我國外貿發展注入強大動力,我國外貿也必將行穩致遠。
擴大自主開放 與世界分享中國發展機遇
中國外貿的高質量發展也讓全球貿易夥伴共享了中國超大市場機遇。
近年來,我國實施擴大進口政策,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主動擴大進口。首創世界上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國家級展會,連續6年舉辦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有序擴大市場準入,準許477種優質農產品輸華。擴大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主動降低關稅,關稅總水平目前已經降至7.3%,接近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透過數據看成效。我國進口整體規模多年穩居世界第二,由2012年的11.49萬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7.99萬億元。消費市場空間日益擴大,帶動消費品累計進口超過了16萬億元。中國市場機遇惠及全球,2023年,我國進口來源地覆蓋了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自最不發達國家進口的農產品和機電產品等,較2012年成倍增長。
為每屆進博會量身定製通關便利措施,優化能源資源等大宗商品檢驗監管模式,開辟了鮮活農產品“綠色通道”,加快口岸通關……海關多措並舉,全力落實國家擴大進口決策部署。
趙增連表示,外貿的發展不是靠單邊保護出來的,而是要靠開放贏得發展,靠合作求得共贏。“小院高牆”隻會自我孤立,開放共享才是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
“下一步,海關將進一步深化進口通關監管創新,支持進博會、消博會等重要開放平台建設,還將穩妥有序擴大農食產品市場準入,創新檢驗檢疫模式,擴大‘先放後檢’、第三方采信等試點範圍,為擴大進口提供更優的通關監管和服務,讓中國的大市場成為世界的大機遇。”呂大良說。
全麵深化改革 加快推進海關現代化
進一步全麵深化海關改革、推進海關現代化是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推動力量。近年來,海關總署以建設智慧海關、優化口岸營商環境等為抓手,推進現代化海關改革,服務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
建立鮮活農食產品快速通關“綠色通道”,實現“優先檢測、即檢即放”;推出“船邊直提”“抵港直裝”、創新“聯動接卸”模式、實施“一站式化驗”改革;運用先進設施設備和新一代數字化技術提升監管效能;打造“一站式、大數據、多功能、標準化、便利化”的跨境貿易綜合服務平台……通過出實招、優服務、強硬件、搭平台多方麵工作,口岸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
以大數據為支撐,運用智能裝備構建國門安全的“智能長城”;持續優化海關業務流程,實施順勢監管,最大限度便利人員和貨物跨境流動;廣泛應用新技術智能裝備,有效提升風險甄別、監管檢查、涉企服務等海關作業效能……圍繞“安全、便利、高效”三大關鍵詞,智慧海關全麵展開,成為進一步推進海關改革的重要抓手。
跨境電商的蓬勃發展,是推進海關現代化的重要體現。近年來推出的一係列政策措施,推動我國跨境電商跑出“加速度”。據海關統計,2023年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較2018年增長了1.2倍;初步測算,今年上半年進出口1.22萬億元,同比增長10.5%。
“現在海關每年監管的跨境電商、跨境郵件快件包裹量達70多億件,平均每天有2000萬件左右。對此,海關也不斷創新監管方式,開發應用跨境電商通關服務係統,著力提升跨境電商通關效率。”呂大良介紹。
日前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麵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於深化外貿體製改革,從強化貿易政策和財稅、金融、產業政策協同,創新發展數字貿易,建設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方麵作出安排。
對此,趙增連表示,海關總署已初步研究形成了“1+1+4”的框架思路。他進一步介紹,“1”是一個目標,主要是對標對表全會提出的總目標,及時調整進一步全麵深化海關改革、推進海關現代化的總體工作安排,做到與總目標有效承接、同頻共振,以海關現代化服務助推中國式現代化;第二個“1”是一個“總抓手”,即加快推進智慧海關建設、“智關強國”行動;“4”是四方麵重點工作任務,即“四個圍繞、四個進一步”:圍繞推進國家安全體係和能力現代化,進一步完善海關守護國門安全機製;圍繞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製機製,進一步優化海關促進開放發展機製;圍繞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係,進一步健全海關法規製度;圍繞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製度改革,進一步完善海關落實全麵從嚴治黨製度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