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清水萬重山丨邂逅良渚,見證千年文明之光
2024-08-02 15:28

 在浩瀚的長江流域,良渚文化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著五千年文明的光輝,以其精湛的玉器工藝、複雜的城市規劃以及先進的農業與水利技術,展現了古代社會的高度文明與智慧。

7月21-22日,“一江清水萬重山”采訪報道小組來到良渚博物院與良渚古城遺址公園,感受良渚文化的魅力。

圖片

科技創新,再現輝煌良渚

一走進良渚博物院,便能看到牆壁上刻著一行大字——“良渚是實證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聖地”。據考證,良渚古城遺址所代表的良渚文化,距今已有約5300-4300年的曆史,主要分布地區在錢塘江流域和太湖流域。良渚博物院內設有“水鄉澤國”“文明聖地”“玉魂國魄”三個展廳,4000多平方米的展區內,展出了良渚文化時期的農具、陶器、玉器等600多件文物。

步入展廳,戴上VR眼鏡,虛擬3D文物躍然掌心,遊客仿佛穿越時空,與良渚先民對話,更能近距離“觸摸”文物。通過現代科技和數字技術,文物能夠立體、全麵展示,以更加生動可感的形象走向大眾。

“良渚文化真是太神奇了!”張子楠感歎。來自天津的張子楠今年讀高一,之前通過課本上的知識了解到良渚文化並十分感興趣,這個暑假她通過一場研學活動來到了良渚博物院。“戴上VR眼鏡後,文物好像‘活’了,可以看到文物上的符號或圖騰,太神奇了!”通過這種特殊的手段,張子楠深刻體會到了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

除了良渚博物院,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裏,記者也體驗了一把“黑科技”。行至莫角山時,拿出手機掃描海報上的二維碼,打開AR小程序,可以自由選擇數字向導人物,沿著近300米的朝聖之路前行,一路上可以看到良渚先民的生活日常、製陶過程、宮殿建造過程、儀式慶典等豐富的內容。在以往,良渚古城的輝煌場景隻能靠想象,而數字技術則讓腦海中的想象變為“現實”,生動呈現了良渚古城的恢弘麵貌。

科技賦能,讓良渚文物“活”了起來,成為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介紹,除了科技手段,良渚博物院也一直致力於文創產品的設計與製作。“目前的文創產品已經有700多種,30多類,它們會慢慢進入到尋常人的家庭。”馬東峰認為,參觀遺址公園與博物館,以及購買文創產品,已經成為現代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當這種生活方式與五千年的古老文化相融合時,可以真正實現文物、文化的活化傳承。

圖片

破解難題,守護千年良渚

文物是曆史的見證,是文化的載體,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良渚遺址作為實證中華五千年文明史的聖地,其文物保護顯得尤為重要。

“良渚遺址更多的是土遺址,尤其在江南這種潮濕環境下,它的展示和保護都是非常大的一個難題。”良渚遺址監測保護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良渚遺址是地處南方的土遺址,由於地處多雨且潮濕的地域,兼具軟土和高地下水位雙重特性,特別容易出現滲水、苔蘚黴菌等生物破壞,以及裂隙、衝溝坍塌等病害,嚴重影響了遺址的保存壽命和展示。在秉持“保護第一”的原則下,良渚遺址中的絕大多數的遺址點,在考古發掘完成後采取了回填保護措施。

今年7月,正值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與敦煌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兩周年。兩年來,良渚和敦煌“牽手”,首次提出了綜合環境控製法保護潮濕環境土遺址的新思路,打造了效果顯著的應用展示點;創新研發了植物與微生物綠色防治試劑,有效抑製了遺址本體表麵苔蘚、黴菌等病害的發育等。

“在科技保護上麵,這些年我們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良渚遺址監測保護團隊負責人說,良渚遺址管委會研發了“良渚遺址5000+”數智平台,實時接入遺址區內的攝像頭,利用無人機、周界雷達等硬件設備,對重要遺址點進行全天候、無死角、多維度保護。

良渚遺址正逐步構建起一個“人防、物防、科技防”的安防體係,為遺址的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

圖片

再啟新程,續寫良渚新篇

2019年7月6日,作為中華五千年文明史實證的良渚古城遺址獲準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今年是良渚申遺成功五周年。

五年來,良渚的考古工作在不斷的開展,從申報世界遺產名錄時發現的11條水壩,又新近發現了20條水壩,現在有30條左右的水壩,對良渚水利係統有了更加清晰的認知。

五年來,展覽展示係統也越來越完善,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的第二天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對外開放,之後,瑤山遺址公園、老虎嶺遺址公園陸續對外開放,與良渚博物院構成了“1+3”的完整價值展示體係。

五年來,文明的交流與互鑒從未間斷,良渚猶如一道橋梁,將世界與中國相連。2022年,良渚遺址與英國劍橋大學遺產研究中心、英國威爾特郡博物館共同舉辦以“世界遺址保護的學術合作和公眾文化普及”為主題的專題研討會;2023年,成功舉辦“良渚古城·雅典衛城”中希文明對話活動;2024年以來,良渚持續擴大國際朋友圈,先後舉辦“良渚古城·雅典衛城”文明對話交流活動,“中國·匈牙利文明對話沙龍暨良渚文化推介會”等活動。

“良渚古城遺址是一個非常大的遺址,仍然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需要更多的考古發掘來支撐我們深入了解良渚的社會運作。”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執行院長馬東峰表示,未來將不斷推動良渚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續寫五千年文明的輝煌篇章。

新華報業·新江蘇記者 舒馨 吳家俊 潘書哲 毛震佳

視頻地址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