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有新人|陳揚波:翩躚雄姿 舞動百年英歌
2024-08-02 15:34

 【開欄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雙語微紀錄片《非遺有新人》追尋千年文脈的足跡,講述薪火相傳的故事,感知國潮風起的澎湃,讓非遺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閃耀全世界。

舞槌在手中上下翻飛,鼓點吼聲響徹雲霄,一眾英歌舞者穿梭於廣東揭陽普寧市的阡陌小巷,隨著節奏不斷變換著隊形,陳揚波扮演著隊伍中殺伐驍勇的“雙鞭”呼延灼。自投身普寧南山英歌隊,每逢年節走街串巷的英歌表演,他從未缺席,至今已十九載光陰。

英歌築夢 少年啟航

普寧英歌是廣東普寧廣為流傳的一種民間藝術,相傳已有三百多年的曆史。它將舞蹈、南拳套路、戲曲演技巧妙融合,獨具步法、身法、槌法、陣法。每位舞者手持兩根被稱作“槌”的圓形短木棒,以騎馬蹲襠之姿,提腿橫躍而動,雙手隨鑼鼓節奏上下左右擊棒,頭與身亦隨節奏自然搖曳。普寧英歌以其剛猛奔放之姿,構築起氣勢磅礴、威武豪邁之景。於潮汕人而言,英歌舞宛如英雄之化身,可祛邪扶正、迎祥納福。每逢重大喜慶之日,英歌鑼鼓響徹城鄉村落,所至之處,熱鬧非凡。

圖片

和村裏許多家庭一樣,對英歌的喜愛在陳揚波家裏代代相傳,他的爺爺陳才鬥曾跟隨廣東省歌舞團,參加了1953年在北京的演出。“別人追星,我就追英歌。”陳揚波從小便癡迷於英歌激昂的節奏和矯健的身姿,夢想著有一天能成為英歌隊的一員。他迄今記得,兒時的大年初一,每當英歌鼓點響起,自己便會滿心歡喜地一路追隨在隊伍之後,縱情呐喊。到了寒暑假,他則會約上小夥伴,一起反複播放著VCD中的動作,時而慢放,時而暫停,接著把掃帚折成兩段,以柄為槌,歡然起舞。

圖片

在時任普寧南山英歌隊總教練陳來發的印象裏,陳揚波當屬那批同齡孩子中彈跳最為出眾的,其舞動英歌時亦是全情投入、不遺餘力。然而,依循傳統,隻有成年後才能加入英歌隊伍。2006年,普寧英歌成功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陳來發也成為該項技藝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為了及早培育英歌的新一代力量,陳來發特意組建了一支“南山少年英歌隊”,將陳揚波等一眾孩子收至麾下。14歲的陳揚波,終於如願以償,正式成為了一名英歌舞者。

英歌激昂 意氣漸生

普寧英歌參演人數眾多,多為雙數,最少八人,至多七十二人,講究迅疾而不紊,動中存靜意。初始學習時,陳來發教練會在地上繪出約一平米的圓,但凡有人躍出圓圈,便會遭藤條之罰。然而,對於陳揚波而言,動作的整齊規範並非習英歌的至難之處。

圖片

英歌舞敘述的故事相對固定,取材於《水滸傳》第六十四回,梁山好漢化妝賣藝大鬧大名府,營救盧俊義的橋段,在演出的短短幾分鍾時間內,隊員要完成下山打探、興師出戰、急水渡泊、乘機闖府、救盧出府、英雄會師、歡慶團圓、凱旋歸山等情節。在陳揚波看來,如何演繹出這些梁山好漢的氣概,才是英歌舞者學習的關鍵,而“耍槌花”這一動作,正是彰顯英雄氣概的精髓所在。

“耍槌花”是指舞者手握英歌槌中間部分,用手腕以八字繞動,同時中指、無名指、小指挑槌,使槌花形成立圓後連續轉動,槌花打到哪裏,眼睛就望向哪裏。在這個過程中,英歌槌時不時就會打到手指,在陳揚波的記憶裏,有好幾次直到演出結束,才發現雙手已沾滿鮮血,但也隻有使出這樣的力道,才能把槌“耍出氣勢,耍得像盛開的花朵”。

圖片

對此,陳來發教練有著更深刻的感受,直到現在,他的拇指甲蓋還缺失著一小塊,那便是“耍槌花”留下的印記。“這就是英歌舞的底色”,陳來發說,除非無力站立需被抬離,否則英歌舞者必定竭盡全力直至演出落幕,這不僅是南山英歌隊的要求,更是英歌舞本身蘊含的精神——勇往直前。

英歌綿延 傳承不息

據不完全統計,普寧共有近100支英歌隊。其中,陳揚波所在的南山英歌隊是最聞名遐邇的一支,隊中多數隊員皆有其他本職,如陳揚波從事室內裝修,其他隊員有經商者,亦有上班族,時常有人因工作變動而離隊。人才流失,始終是英歌傳承難以規避的難題。

為了解決缺兵少將的問題,也讓更多年輕人愛上英歌舞,2017 年,陳來發教練力排眾議,打破“傳內不傳外、傳男不傳女”的舊俗,推動英歌參與“非遺進校園”活動,於普寧市南山小學組建一支少兒英歌隊,麵向全校招生,首批報名者多達 380 餘人。自此,陳揚波也開始站在學生麵前,成為了普寧英歌向下傳播的一個紐帶。

圖片

與此同時,近兩年陳揚波在英歌隊又有了新角色:打理南山英歌隊的官方宣傳賬號。當隊員排隊化妝時,陳揚波一邊與直播間觀眾交流,一邊為眾人介紹正在化妝的角色以及英歌舞中的種種情節。此外,陳揚波還計劃在官方號直播、發布演出信息並介紹英歌文化。據某短視頻平台數據,2023年春節期間,有關英歌的視頻播放量高達8億次,高居平台各類民俗視頻播放量的榜首。至此,普寧英歌像隊員們手中舞動的英歌槌一般,盛開出鮮豔的花朵,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被外界稱為“中華戰舞”。

圖片

當地時間 2024 年 2 月 11 日,陳來發教練率領廣東普寧南山英歌隊的近 20 名舞者現身英國倫敦,揭開了當地新春慶典的帷幕,這也是普寧英歌首次出海。與此同時,千裏之外的普寧市內另有一支南山英歌隊伍正穿梭於街巷,為市民驅邪扶正,帶隊者之一正是陳揚波。

圖片

因大部分經驗豐富的隊員前往倫敦,陳揚波選擇留在家鄉,引領其餘年輕隊員繼續進行他們自幼熟知的遊街演出。舞槌似畫戟,步伐若戰馬,身著戲服的隊員們將自己的故事融入英歌之中,用行動詮釋著“一朝拾起英歌槌,一生便是英歌人”。

 

(本期編導/薑弘毅 蘇嘯天 文稿/薑弘毅 攝像/史天元 王敬淳 顧新剛 田孔良 剪輯/陳嘉駿)

視頻地址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