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條例》將在今年10月1日起施行。
區域創新能力已經連續7年全國第一的廣東,今天以立法形式再次“力挺”科技創新。從《條例》中,我們也能窺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著力“深耕”科技未來的關鍵態度。
麵對未知保持耐心 力挺“從0到1”
在江門地下700米處興建中微子實驗室,散裂中子源二期建設突破多項技術難關,新一代國產超級計算係統“天河星逸”投入應用……這些前期投入巨大的大科學裝置,近年來在嶺南大地上加速建設,足見廣東對基礎科學的重視。
如今,雖然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已經連續7年排名全國第一,但關鍵核心技術受製於人狀況尚未根本改變,也是客觀事實。
麵對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還得從“根”上解決問題,更要有耐心地培育“從0到1”的跨越。對此,身處全球產業前沿的廣東更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然而,基礎科學成果的培育不在朝夕之間,一項研究往往就要積蓄“十年之功”。
如何為科技創新“長期主義”托底?
《條例》不僅專門將“基礎研究”列為專門一章,更突出強調對基礎研究要“穩定支持”,還進一步明確:省級財政科技專項資金投入基礎研究的比例應當不低於三分之一。帶動基礎研究經費在全社會科技研究開發經費的比例逐步提高。旨在讓深耕基礎研究的企業和科研機構安心培育“從0到1”的基礎研究能力。
與此同時,基礎科技創新並非“一分耕耘”就一定能有“一分收獲”,也絕非跟風盲投就能獲得成功。
因此,在這場以未來為終點的長跑中,尋找發展快與慢之間的“節奏感”至關重要。
麵對無法短期就能實現效益產出的基礎研究,廣東始終保持著足夠耐心:不僅要定投、深投“根技術”,還要有“節奏”地開展支持。
《條例》提出,建立基礎研究項目資助體係,健全符合基礎研究規律的長周期評價製度。針對大科學裝置布局,《條例》還強調,將合理有序布局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
一言以蔽之:支持、資助基礎研究項目要著眼長遠,更要符合科學規律實現精準布局、雪中送炭,以此催生更多原創成果。
立法之外,廣東正在加快基礎研究的步伐:實施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十年“卓粵”計劃,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國家應用數學中心……一批麵向未來的基礎科學中心初見規模。廣東在布局10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之外,還建設了上百家深植產業線上的國家級企業研發機構。產教相融、政企合力,向前沿和未知領域探索新質生產力的“廣東路徑”正在形成。
麵對失敗更顯寬容 用機製為創新“鬆綁”
越是深入科技前沿“無人區”,就意味著麵臨更大的風險。在日新月異的科創領域,麵對失敗更是在所難免。
實現顛覆性的創新,需要前所未有的勇氣。對於企業而言,敢於勇闖無人區,不僅要擁有試錯的底氣,更在於能有“試一試”的機會。
誰能為失敗買單?背後折射的是“誰願擔當”的關鍵問題。
在廣東這片改革開放中得風氣之先的土地,或許更能體會“先行”中挫折的艱辛和意義,也更懂得失敗的“可貴”。
這種對“失敗”的包容、對創新的寬容深刻地反映在剛剛出爐的《廣東省科技創新條例》中。其中,多處提及對創新試錯的“容錯”和“免責”。
最引人關注的莫過於將“建立健全科技創新容錯機製”作為推進廣東科技體製改革和製度創新重要內容。劍指激發和保護各類創新主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
同時,要求國有創業投資機構也要建立健全容錯機製,以此推動國有創業投資機構加大對初創期科技型企業的支持。同時,針對以財政性資金或者國有資本為主資助的探索性強、風險性高的科研項目,原始記錄證明承擔項目的單位和科技人員盡職免責,甚至可以按照有關規定允許結題。
這也意味著無論是勇闖無人區的一線科研者,還是敢於支持存在一定未知數的投資者、資助人,隻要符合相關條件,就能在遭遇失敗之後無需承擔更多連帶責任,得以輕裝上陣,重整旗鼓迎接新的挑戰。
常言道:“衡量一個人的成功標誌,不是看他登到頂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穀的反彈力。”對於一個人是如此,對於一個科研項目亦然。用立法形式正視“錯誤”,允許“失敗”,這份極具“廣東特色”的科技創新《條例》,嗬護的是萌發於大灣區的創新之火,是廣東“敢為人先”的曆史精神的再次體現,更折射了在科技創新上謀長遠、深布局的廣東擔當。
(總台記者 郭翔宇 林麗麗 馮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