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陳某家中搜查扣押的三個品牌包
市麵上的大牌包價格高昂,高仿包也是層出不窮,真包和高仿包誰能分清?一句玩笑話,陳某卻動起了歪心思。
2023年的某天,陳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些微商發的大牌高仿包廣告,文案說這些包都是一比一高仿的,看不出區別,售價幾百元到一千元左右。
陳某看到後,心裏有了大膽的想法:正品包和高仿包外觀上很相似,但是價格卻相差幾倍甚至數十倍,能不能從差價上撈筆錢呢?
於是,陳某玩起了“掉包計”。他先是從電商平台的官方渠道中選擇一個奢侈品包,官方售價都在一萬五以上。然後他拿著選好的包的圖片去問微商,看看有沒有同款包的高仿貨,如果有他就買一個高仿,如果沒有他再重新選擇款式。
等高仿品到了以後,陳某在電商平台上下單,把正品包買回家。等正品快遞到了以後,他讓快遞員不要點簽收,把商品放在快遞驛站,然後他帶著高仿品去快遞點,把快遞盒子打開,將正品取出來,把假貨放進去,再把快遞盒子給包裝好,假裝成沒有拆封的樣子。隨後他在APP上選擇退貨,電商平台會將預付款退還到陳某賬戶中,而快遞小哥也無從分辨包裹是否被拆封。
對於收到的正品包,陳某選擇在二手平台上出售,原價1.5萬元的包,他以1.1萬元的價格賣出,相當於這一萬多是“白撿”的。嚐到甜頭以後,陳某一發不可收拾,走上了倒賣真包的道路。
2023年5月至10月,陳某使用“掉包”方法先後昧下了10個大牌包,涉及多個奢侈品牌,涉案金額達19萬餘元。
陳某不知道的是,平台對退貨退款有自己的檢查手段與流程。紙終究包不住火,電商平台對陳某的拒收貨物進行檢查以後發現,退回來的包變成了假冒偽劣產品。發現不對勁以後,平台對陳某賬號的訂單進行了一一核查。出於謹慎,平台將陳某退貨的十個高仿包交給了鑒定機構和供貨商鑒定,確認均為假冒仿品,於是平台帶著物證到公安機關報案。
報案後,民警很快找上了陳某,並到陳某家中搜查。在司法機關麵前,陳某的“障眼法”不堪一擊。麵對搜查出的品牌包、交易記錄等鐵一般的物證,陳某無從抵賴、認罪認罰。
2024年1月,陳某將19萬餘元全部退還給平台。同年3月,該案被移送至泗洪縣檢察院審查起訴,隨後該院以詐騙罪對陳某提起公訴。近日陳某被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二年六個月,緩刑三年,並處罰金三萬元。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劉瀏
校對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