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玉屏簫笛傳承不斷
2024-08-08 10:23

圖片

  7月4日,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印山民族小學學生在大課間吹奏簫笛。新華社發 (胡攀學攝)

  新華社貴陽8月8日電  題:中國傳統民族樂器玉屏簫笛傳承不斷

  新華社記者汪軍、吳思

  暑假期間,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印山民族小學學生夏夢,一直沉浸於簫笛演奏中。每天,除了完成計劃內的暑假作業,她大部分時間都和同學一起學習簫笛。

  就在一個月前,這所民族小學的大課間增加了別具特色的簫笛演奏活動。2500多名學生身著各自民族服裝,共同吹響簫笛,場麵十分壯觀。夏夢作為初學者,入門之後就十分著迷。

  地處武陵山腹地的玉屏侗族自治縣被譽為“中國簫笛之鄉”。玉屏簫笛以生長在玉屏境內的水竹為原料,經取材、製坯、雕刻、打磨、調音等30多道工序製成。當地文化專家介紹,玉屏簫笛始製於明代,目前,全縣有二三十家企業和作坊生產簫笛。

  玉屏簫笛製作技藝曆史悠久,是傳統手工簫笛的典型代表,1913年在英國倫敦國際工藝品展覽會上榮獲銀獎,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是中國最先獲得國際大獎的民族樂器之一。2006年,玉屏簫笛製作技藝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圖片

  7月4日,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印山民族小學學生在大課間吹奏簫笛。新華社發 (胡攀學攝)

  為了讓簫笛製作技藝和古老優秀文化不斷傳承,玉屏侗族自治縣不斷搭建平台,讓年輕人認識簫笛、製作簫笛、吹奏簫笛。

  最近,玉屏中等職業學校全體學生來到玉屏金城簫笛博物館參觀簫笛展品,感受玉屏簫笛文化魅力。參觀過程中,博物館館長鄭金城從簫笛展品背後動人的曆史故事、承載的深刻記憶出發,娓娓道來,讓大家深入了解玉屏簫笛文化發展曆程,感受濃濃的民族文化魅力。

  青年一代的熱愛,讓簫笛這樣的中國民間文化瑰寶後繼有人、傳承有根。玉屏還不斷充實年輕教師隊伍,讓他們成為簫笛文化傳承的引路人。

圖片

  7月29日,年輕藝人在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yabo2020 館吹奏簫笛。新華社發 (胡攀學攝)

  前段時間,在玉屏侗族自治縣印山民族小學六年級九班簫笛課堂上,教師姚沙向學生教授了中國著名歌曲《南泥灣》,讓孩子們重溫80多年前發生在中國西北地區延安的崢嶸歲月。

  “練習時要保持體態自然,身體不能左右搖晃,更不能急急忙忙把整首曲子吹出來,要有節奏地進行分解。”吹奏結束,姚沙給學生們細細講解簫笛演奏技巧。

  玉屏簫笛不僅是製作精良的民族樂器,還是工藝精美的藝術品。簫笛上可以雕龍畫鳳、描繪山水,也可以把詩詞歌賦刻於其上。當地老藝人吳繼紅有件作品上便刻滿了《千字文》。

  玉屏中等職業學校作為簫笛人才培訓基地,有專門製作簫笛的生產車間,開設了豐富多彩的簫笛文化課,讓學生們更好地了解簫笛,進一步弘揚簫笛文化,傳承簫笛演奏技藝。

  “參觀博物館時,發現簫笛身上還刻有詩詞,讓我感受到玉屏簫笛文化的博大精深。”學生楊思彤說,玉屏簫笛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青年群體守護。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