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優配,三十二項養老服務一卡刷
8月6日中午,推開泰州市薑堰區梁徐街道梁徐社區食堂的大門,飯菜香撲麵而來。一張張餐桌上圍坐著正在就餐的老人,大家邊吃邊聊,享受著高溫天裏的愜意。土豆燒肉、雪菜肉絲、絲瓜燉豆腐、紫菜蛋湯,“社區食堂葷素搭配、口味也好,大熱天不用買菜做飯真的太好、太方便了!”80歲的陶恒餘老人連聲點讚。他說,從6月1日開始他跟老伴幾乎每天都來,“飯菜不重樣,好多鄰居都辦了卡來這兒吃。”
陶恒餘口中的“卡”,是薑堰區推出的養老服務新項目——孝心卡。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製。”在薑堰區現有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老人有21.6萬人,占總戶籍人口的30%。老年人口多,養老服務需求旺盛,個性化、多樣化需求日益增長。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抓住什麼、推進什麼。
在結合本地實際、充分調研的基礎上,薑堰區決定變革以往由政府“大包大攬”的傳統養老模式,通過市場化手段優化資源配置,做大養老服務和消費市場,進一步發展好養老產業。
孝心卡以政府主導、公益配贈、個人自願、市場調節為原則,麵向薑堰城鄉所有本地戶籍60歲以上老人,構建“政府補一點、社會捐一點、老人出一點、商戶讓一點”的養老服務新模式。79歲的周士英,是羅塘綜合為老服務中心的一名“日托”老人。早去晚歸,中午在那兒吃一頓飯。在費用上,按市場價70元一天,在享受賬戶公益配贈20元後隻需自付50元。
同樣是在這家養老服務機構,家住附近的閔網英老人專門趕來體驗新上的智能艾灸服務。躺在涼爽的空調房裏,艾灸機器人舉著厚實的機械臂對著老人腹部緩緩畫圈,艾條燃燒散發出香氣,卻絲毫不見有煙。“這是我們前不久新上的孝心卡養老服務項目,老人持卡體驗價隻需自付20元一小時,遠低於市場價。”機構負責人朱忠華說道。
一張孝心卡,如何實現政府補貼、公益配贈,從而惠及老人?薑堰區民政局副局長蔣兆國介紹,孝心卡資金構成根據不同群體分為政府補助、個人資金、公益配贈3個賬戶。老人辦卡時充值將獲得充值金額的50%作為公益配贈資金,比如充值100元,卡裏就有了150元。而對於享受政府購買居家養老上門服務群體,根據自願原則可將這部分資金以虛擬貨幣形式發放至孝心卡政府補助賬戶。老人消費時,卡裏的不同賬戶根據支付規則出資,實現自費減免。
孝心卡目前已將養老服務應用場景拓展為8大類32項,基本涵蓋老人養老和生活各個方麵。在線下,孝心卡可在全區42個固定養老服務消費網點刷臉使用;在線上,通過智慧養老平台,孝心卡擁有200多家為老服務聯盟商家,老人可通過電話等方式下單,預約上門服務。
這項舉措實施不到一年,累計辦卡近5000張,頗受老年群體歡迎。梁徐街道在孝心卡實施過程中還因地製宜進一步加大惠老力度,在政府補貼、公益配贈上附加社區公益補貼,梁徐社區食堂80歲以上老人一餐飯由10元減免為3元,低保老人免費就餐。
當前,以孝心卡為開端,薑堰區養老服務體製機製改革還在持續深化,隨著更多改革舉措的落實見效,將為老年人帶去更多穩穩的幸福。
新華日報·交彙點記者 盧佳樂 實習生 顧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