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讓技能人才“發光”,為強國建設“添彩”》
近日,江蘇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江蘇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圍繞健全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製度等方麵,對高技能人才工作提出了全麵係統的要求。
技能人才是我國人才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身處生產實踐第一線,是支撐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從“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從港珠澳大橋橫跨伶仃洋到“奮鬥者”號深潛,我國眾多大國重器、超級工程背後,都凝聚著無數技能人才的心血與汗水。但麵對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潮流,社會與市場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在不斷擴大、要求在不斷提高,當下技能人才供需不平衡、結構不優等問題客觀存在,技能人才隊伍建設亟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政策領航,重塑職業認同“強磁場”。長期以來,受“重學曆、輕技能”的刻板思想影響,社會對技能人才的認可度普遍不高,甚至認為技術類職業“低人一等”,導致大批年輕人不願意從事技能崗位。國家發改委牽頭起草的報告顯示,2019-2035年我國技術技能人才的年均缺口在1300萬左右,其中高級技術技能人才的年均缺口在700萬左右。對此,我國相繼出台了《“技能中國行動”實施方案》《關於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製度的意見(試行)》等。江蘇省近年也陸續推出了《關於提高技術工人待遇的實施意見》《江蘇省職業技能等級直接認定試點工作方案》等,並啟動實施了“江蘇省卓越技師”培育計劃。這些政策為技能人才提供了薪酬待遇、技能評價機製等方麵的新利好。如明確實施“新八級工”製度,切實暢通了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為高技能領軍人才落實住房、戶籍、子女入學、醫療等優惠政策,為高技能人才注入了一針強心劑。相信在一係列政策措施的落實引導下,技能人才的經濟待遇、社會地位將大幅提高,社會對技能人才的“偏見”將逐步得到矯正,這一重要群體也將收獲更多榮譽感、幸福感、職業認同感。
以賽促建,搭建技能成才“練兵場”。近日,江蘇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表彰第七屆江蘇技能狀元大賽優秀選手的決定,授予14人“江蘇技能狀元”稱號,並認定為“江蘇工匠”。一場技能大賽的影響不僅在於賽事本身,更在於促進整個行業的技術交流和人才進步,讓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能夠“被看見”。近年來,全國鄉村振興職業技能大賽、全國消防行業職業技能大賽等一係列技能競賽陸續舉辦,為技能人才提供了亮絕活、唱主角的“大舞台”,也激發了廣大勞動者學技能、鑽業務的熱情。技能大賽是練兵場,也是產業發展的風向標。今年4月,江蘇省首屆工業互聯網安全技能大賽在淮安舉行,圍繞當下備受關注的先進製造業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特點和網絡安全需求設置了賽事場景與賽項。新時代新形勢帶來了新業態新需求,通過將技能大賽與產業發展趨勢接軌,可以有效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更好地發揮“以賽促建、以賽促訓”作用。
產教融合,築牢育才愛才“蓄水池”。職業技能教育一頭連著產業和企業,一頭連著就業和社會,事關經濟發展,關乎民生保障。截至2023年底,江蘇省技能人才總量達1450萬,占就業人員總量的30.2%,為全省產業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但麵對新興產業迅速崛起、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的新形勢,傳統職業教育中教學與實踐脫節的難題依然存在,與當下發展需求適配的創新複合型高技能人才仍然稀缺。產教融合模式打破了教育與職業的邊界,打通了技能人才培養從課堂到實踐的“最後一公裏”,實現育人與用人相融合、所學與所用相一致,是培養造就更多高技能人才的關鍵一招。去年,國家軌道交通裝備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在江蘇常州成立,實現了行業龍頭企業對人才培養過程的全程參與,以及技能人才供給側與需求側的精準對接。通過產教融合,院校可與企業共同製定技能人才培養方案、開發課程資源,也可共享師資力量、開展實習實訓、評價培養質量,實現學校、企業、人才三方共贏的良好局麵,加快建設一支與時代需求相適應的高技能人才大軍。
一技之長,能動天下。當下的時代,是新技術和新興戰略性產業快速發展的時代,也是技能點亮夢想、技能成就未來的最好時代。希望越來越多的技能人才站上“C位”,在高質量發展的最前沿揮灑智慧與汗水,共同奏響“技能報國”的時代強音。
來源|小蘇“畫”事工作室
統籌|周安琪
文稿|郭梅潔
手繪|薑向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