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老師工作站教育人物係列報道④|潘月俊:打造專職心理教師團隊,做出陶站“江北特色”
2024-08-10 22:10

隨著時代發展,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已成為我們無法忽視的重要議題,它關乎每一位孩子的幸福成長,也牽動著每一個家庭的和諧安寧。由江蘇省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新華報業傳媒集團主辦的“潤心成長”江蘇省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融媒行動正在廣泛開展中。少年誌融媒平台走進全國第一個由教育行政部門主辦,由政府職能部門投入專項資金向有關個人和社群提供社會公益性服務的專業性心理援助機構——陶老師工作站(以下簡稱“陶站”),推出“美麗心靈”——陶老師工作站教育人物係列報道,呈現陶老師工作站的生動事跡,分享他們寶貴的教育智慧和實踐心得。這一期,我們采訪了“陶老師工作站”江北分站負責人、南京江北新區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主任潘月俊。

從小學語文老師到心育名師

他不斷拓寬“教師”的邊界

1991年,潘月俊從南京曉莊師範學校普師班畢業,順利進入原大廠區(現江北新區)實驗小學當語文老師。1995年,他有幸參加了南京市教育科學研究所主辦的第二期心理教育講習班,對心理專業有了新的認識。在此之前,他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常常感受到,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總有點“隔靴搔癢”,而這次培訓,為他拓寬了與學生交流的思路。1997年,南京市教育局舉辦了為期一年的首期學校心理谘詢專職人員培訓班,當時已是校政教主任的潘月俊參加了這次培訓。同年,在校領導支持下,區內第一家學生心理輔導室正式在他任教的小學“開張”,他又多了一個身份——“心理輔導師”。“剛開始沒有孩子敢來找我做心理輔導,因為我是政教主任,我工作的內容之一就是每次升旗時給孩子們講話,孩子們都怕我。”為了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心理輔導需求,1999年,潘月俊從政教主任轉任為心理輔導主任。他開始全麵構建學校心理服務體係,不僅為學生提供心理輔導,還帶領全體班主任老師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並為三到五年級學生每周開設一節心理課。“後來即使我離開這所學校,心理輔導主任的職務也一直保留至今,而從這個崗位上走出的老師們,很多成了副校長、校長,發展得很好。”

走在青少年心育之路上的潘月俊,從不曾停止向心育更深處的探索。2002年,南京開設了學校心理谘詢員和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認證,潘月俊便是首批認證谘詢員之一,他也正式加入了陶老師工作站,成為陶站的一名心理專業誌願者。從一開始的熱線谘詢,慢慢地開始做麵詢工作和難度最大的危機幹預工作。“2008年,作為南京共青團團市委組織的危機幹預的團隊,陶老師工作站參加了汶川的災後援助,那段時間的經曆,讓我對危機幹預有了更深的認識。”他告訴記者,陶老師工作站事先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在麵向受災青少年的心理谘詢工作中,“陶老師”們在眾多援助汶川的心理團隊中展示出了較高的專業度。

到底什麼樣的老師才是好老師?相信這個問題,會久久地停留在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內心。而在潘月俊身上,記者看到了一個不斷拓寬“教師”一詞邊界的心育工作者的形象。

打造專職心理教師團隊

做出陶站“江北特色”

如何讓青少年心育工作打開局麵,惠及更多的家庭?從2011年到2016年,潘月俊做了六年的校長,他很清楚,中小學校在心育工作當中存在著哪些困惑,還有哪些沒有被滿足的需求。2011年3月,“陶老師工作站”江北分站(南京江北新區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正式成立,在總站統籌的機製下,江北分站麵向江北新區中小學生和家長提供免費心理谘詢服務。隨著時代發展,青少年的心理問題愈發複雜,老師們用簡單的共情與傾聽已經無法解決,陶站必須把心育工作繼續深化。“專職心理老師到底該做什麼事情,需要具備怎樣的能力,才可以更好地勝任陶站江北分站的工作?”作為江北分站的“領頭雁”,潘月俊一手抓隊伍建設,一手抓社區服務,做出了陶老師工作站的“江北特色”。

江北分站對心理教師和班主任隊伍的培訓,不僅會根據時間節點和熱點做調整,還通過督導師指導和強化區域學校協作,不斷提升心理服務質量,滿足學校、學生,甚至社區的需求。“江北分站依托學校建立並不斷完善心理健康服務體係,采用垂直管理模式,通過小程序實現對學校心理輔導工作的全麵管理,包括心理教師的工作績效評估、學生心理狀態的監測和幹預等。”據潘月俊介紹,江北分站已培養出6位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助理心理谘詢師,2位中國心理學會注冊心理谘詢師。

2023年9月,江北分站擴建為“一站兩址”。不僅在南京江北新區教師發展中心一樓擁有6間心理谘詢室、1間團體培訓室及1個融媒體中心,還在南京市南化第四小學設有3間谘詢室、1間培訓教室和1個大型團體活動室。“擴建之後,我們的谘詢需求激增,從去年9月到今年6月,已接待熱線約405個,麵詢次數約1029次,涉及228名學生,很好地緩解了總站的谘詢接待壓力。”放眼江北新區乃至全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潘月俊仍在思考新的方向:“奧運會運動員都有專業心理師幫助他們調整狀態,這說明,心理谘詢確實可以幫助孩子們以更好的狀態去迎接學習和生活當中的各種挑戰。今年,我們試著用團隊心理訓練幫助一批學生通過調整學習狀態提高了成績,明年,我們還想繼續把這項工作做起來。”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賀東婷

受訪者供圖


校對 陶善工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