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也在南京燒過磚!“博物知旅·強國公益”研學團打卡南京城牆記憶
2024-08-12 12:13

8月8日至9日,江蘇省文旅廳、江蘇省文物局主辦,“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台、新江蘇傳媒(中國江蘇網)承辦的博物知旅·強國公益研學活動攜手金陵華興實驗學校、南京市玄武區特殊教育學校和南京市聾人學校,組織40名自閉症、聽障等特殊青少年以及困境家庭青少年群體參加為期兩天的研學活動。青少年們走進南京、揚州、鎮江等3地4所博物館,領略博物館魅力,讀懂江蘇曆史。

圖片

從一塊磚到四重牆,再到一座城,記者隨青少年們走進研學首站——南京城牆博物館,仿佛款步走在時間的軸線上,去翻閱一部由城磚砌成的史書,覽盡都城興衰、王朝命運,每一塊城磚都是一個有溫度、有故事的曆史標簽。

據悉,南京城牆博物館位於中華門甕城東側,總建築麵積約13000平方米。共展出各類精品文物2000多件(套),從設計思想、築城技術、遺產傳承等方麵展現南京城牆的曆史文化及遺產價值。

圖片

南京城牆35公裏,估算一下要用3.5億塊磚,這單靠南京人是不可能完成建造任務的,所以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五省:江蘇、安徽、江西、湖南、湖北,都有民眾來燒磚。城磚上的銘文忠實地記錄下它們來自何地,誕生於何時,出自於何人之手,記錄下六百多年前數百萬民眾的辛勤勞動。而南京城牆能夠屹立650多年不倒,也和牆磚印有名字,責任到人有關。

圖片

城牆磚上銘文信息豐富,有不同的字體,也有不同身份的鑄造者,如僧侶、囚徒等。還有一些有趣的銘文,如“劉德華”“壽南山”“福東海”等。

館內一塊“造磚人夫劉德華”的銘文城磚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六百多年前,“劉德華”燒製的城磚成了博物館的“頂流”。這個劉德華可不是我們現在的“華仔”,而是造磚人夫劉德華。顧名思義,他當時是一個造磚人。而“德華”確實是個好名字。“德華”出自宋代範仲淹《今樂猶古樂賦》:“蓋在乎君臣交泰,民物茲豐。和氣既充於天下,德華遂振於域中。實萬邦之所共,諒百世之攸同。” “德華”意為仁德的光華,指寬廣流布的仁德。

參觀過程中,學生們跟講解員姐姐熱烈互動,一個問題提出後往往大家開啟搶答模式,還各種交流感悟,展示出學生們的曆史知識儲備,以及對南京曆史文化的熱衷。此外,館中展出的城垣沙盤再現了明初南京城的宏大規模,生動複原了當時的城門、宮殿和樓宇等各類建築,也吸引了大家好奇的目光,沉浸於對古代文明的想象中。

此外,在揚州博物館了解揚州自新石器時代起的曆史變遷,在南京市民俗(非遺)博物館體驗非遺課堂,在鎮江的茅以升紀念館感受中國現代橋梁之父茅以升的故事以及一眾“中國橋”的建造曆程,這次研學給學生們帶來獨特的人生體驗,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了文化自信。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張楠

校對 徐珩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