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守護一庫碧水(講述·回信背後的故事)
2024-08-16 11:43

 

圖片

  圖①:塗青海在巡線時撿拾垃圾。
段 浩攝
圖②:蔣德新在巡護。
丹江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圖③:廖思盈在記錄水質采樣數據。
漢江師範學院供圖
圖④:肖安山在駕駛清漂船。
鄖陽區委宣傳部供圖
圖⑤:丹江口水庫鳥瞰。
丹江口市委宣傳部供圖
數據來源:中國南水北調集團有限公司、丹江口市委宣傳部

  在第二個全國生態日來臨之際,習近平總書記給湖北十堰丹江口庫區的環保誌願者回信。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南水北調工程事關戰略全局、長遠發展和人民福祉,保護好水源地生態環境,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需要人人盡責、久久為功。希望你們繼續弘揚誌願服務精神,帶動更多人自覺守水護水節水,攜手打造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的美麗中國,為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貢獻力量。

  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10年來,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重要水源地,丹江口庫區持續深化水質保護,包括誌願者在內的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參與治水護水工作。日前,記者走進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庫區,聽4名環保誌願者講述他們用心用情守護一庫碧水的故事。

  ——編  者  

 

  十堰市鄖陽區漢江清漂隊隊長肖安山——

  “庫區的水變清了,辛苦點也值了”

  清晨5點,晨光熹微。肖安山來到丹江口庫區,登上清漂船。清漂隊12名隊員已經就位,肖安山穿上救生衣,走進駕駛室,摁下啟動按鈕……

  肖安山今年52歲,是湖北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人。2017年,區裏成立了漢江清漂隊,肖安山擔任隊長。“我爺爺以拉船為生,父親在漢江從事貨運工作,我從小就是喝丹江口庫區的水長大的。”肖安山說。

  清漂是項體力活。樹枝、雜草等浸了水後,重量增加,再加上水的阻力,打撈並不容易。“我們主要用撈網、鐵鍬、耙子等工具清漂。”肖安山說,一天下來,手臂、腰部和雙腿都是酸的。

  清漂更是項技術活。清漂隊有一艘專業清漂船,肖安山不僅能精準控製清漂船的機械臂,還能觀察水文環境。“我們負責清理十堰市泗河、神定河和龍泉河3條河流,隻有了解風向和水流特點,才能很快找到垃圾比較集中的地方。”肖安山說。

  天漸漸亮起來,陽光照在船上。“中午甲板熱得發燙。”肖安山說,“汛期漂浮物多,可能會汙染水質,甚至影響到大壩泄洪口和發電機組,所以現在每天都工作到晚上10點。”

  肖安山平常愛幹淨,但幹起活來就顧不上許多,“衣服每天被汗水、庫區的水打濕,還有魚腥味、汗味。”肖安山有風濕病,但沒想過退出清漂隊,“看到庫區的水變清了,辛苦點也值了。”

  工作量大時,區裏還招募一些退捕漁民作為臨時清漂隊員。“清漂的活很辛苦,我們除了給他們一些夥食補助,能給的回報不多,但大家對庫區都有感情,還是願意參加。”肖安山說。

  臨近中午,肖安山和隊員們在船上簡單吃了點泡麵,又向更遠處駛去……

  十堰綠色生態公益促進中心負責人塗青海——

  “守水護水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了”

  下午4點半,湖北十堰市鄖陽區,夕陽灑在丹江口庫區的水麵上,波光粼粼。塗青海頭戴紅色帽子,手舉小紅旗,走在隊伍的最前麵。他的身後,跟著一群學生和幾名來自北京的環保誌願者。“大家要像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保護水源地,不能在庫區裏隨意丟垃圾……”塗青海邊走邊說。

  塗青海今年37歲,家住丹江口庫區。2014年,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保護好丹江口庫區水質成為十堰市幹部群眾關注的一件大事。“當時我已經參加誌願服務活動好幾年,有經驗,也想為守護庫區出份力。”塗青海說,2016年,他發起成立了十堰綠色生態公益促進中心,一麵帶動身邊的朋友,一麵通過其他環保誌願活動,號召各地誌願者加入守護丹江口庫區的行動。“現在,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沿線各省份的誌願者都會參與進來,守水護水的隊伍越來越壯大了。”塗青海說。

  組建團隊之初,塗青海主要組織誌願者去庫區和河道撿垃圾,並向庫區周邊的居民宣傳環保知識。“那時在庫區巡線常能撿到塑料瓶,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增強,現在很少能見到垃圾了。”塗青海說。

  正因如此,團隊逐漸降低了巡線的頻率,把更多精力投入環保宣傳。“每年暑期,我們都會組織活動,通過現場巡線、科普講座、宣傳視頻等,幫助大家尤其是青少年樹立守水護水的意識。”塗青海說。

  環境和水質越來越好,塗青海帶動的誌願者也越來越多。“團隊現在有200多名誌願者,隻要在群裏發活動通知,立刻就有很多人報名。”塗青海說,“我們也在普及更加全麵係統的環保理念,不僅保護庫區本身,也關注周邊環境變化,把山水林田湖草沙都納入進來。”望著清澈的水麵,塗青海滿臉欣慰。

  漢江師範學院九色鹿科普誌願團隊成員廖思盈——

  “彙聚青春力量,守好一泓清水”

  正值暑期,湖北十堰黃龍灘國家濕地公園裏人聲鼎沸,在廖思盈等科普誌願者帶領下,一群小學生正通過實景沙盤、立體牆繪、科普知識展示等,了解丹江口庫區生態環保知識。“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全長1400多公裏,是沿線26座大中城市的重要水源,一定要愛護它、保護它……”廖思盈詳細地講解。

  廖思盈是湖北漢江師範學院教育學院大四的學生,也是學校九色鹿科普誌願團隊的成員。廖思盈之前對水源地保護的相關知識了解不多。“2021年,加入科普誌願團隊後,我經常去聽水環境專家的講座,利用課餘時間學習環保知識。”廖思盈說,“我還和同學們一起到丹江口庫區調研,通過當地居民了解庫區曆史。”

  漸漸地,廖思盈更多地參與到誌願活動中。“到了第二年,我幾乎每周都參加,有時候去庫區撿垃圾,有時候去普及環保知識。我們把丹江口庫區的相關知識融入宣傳單、視頻課中,不斷豐富傳播載體和形式。”廖思盈說,大家還各展所長,為庫區周邊的居民區設計製作了精美的環保公益廣告。

  截至目前,九色鹿科普誌願團隊已經連續開展活動5年,從最初的十幾個人發展到800多人。“我們團隊裏的很多誌願者,畢業後也一直沒有退出。有時我們開展活動,一些師哥師姐依然會抽出時間來參加,繼續為保護丹江口庫區貢獻著力量。”廖思盈說。

  今年9月,學校又將迎來一批新生。為了帶動更多人參與誌願服務活動,在組織完科普活動後,廖思盈準備提前返校,和團隊成員一起做好招募新誌願者的工作。“我們學校就位於丹江口庫區,我們有責任彙聚青春力量,守好一泓清水!”廖思盈說。

  丹江口市“小水滴”守水護水誌願服務隊隊員蔣德新——

  “我在庫區長大,更要用心愛護它”

  黝黑的皮膚,如溝壑般的皺紋,見到蔣德新,握一下他有力的大手,立刻能感覺到這是一名“老把式”。“從打魚到護水,我一輩子都在和丹江口庫區的水打交道,我在庫區長大,更要用心愛護它。”蔣德新說。

  蔣德新是湖北十堰丹江口市新港經濟開發管理處新港社區的居民,今年63歲,祖上三代都是漁民。初中畢業後,蔣德新繼承了父親留下來的漁船,成為丹江口庫區的新一代漁民。

  2021年,漢江幹流十堰段實行全麵禁捕。雖然舍不得,但蔣德新還是放棄了打魚的生計,成為新港經濟開發管理處第一批上岸的退捕漁民。

  離開了水麵,蔣德新並不習慣。後來,丹江口市成立了一支誌願服務隊,並為服務隊配置了一艘小船,用於日常巡江和水上救援。成為誌願服務隊的一員後,蔣德新幾乎每天早上七八點就出門,駕船沿著丹江口大壩下遊近2公裏長的河岸線巡查4次以上,檢查河道的環境衛生狀況,清理沿岸垃圾。

  以前打魚的時候,蔣德新總希望滿載而歸,現在他每天最希望“空手而回”。“我帶回的東西越少,說明環境越好。”蔣德新說。

  在蔣德新的帶動下,越來越多退捕漁民、社區幹部、群眾加入誌願服務隊伍,隊員逐漸從16人增加到186人。“隻要我的身體允許,我就會一直幹下去。”蔣德新說。

  去年,丹江口市成立了“小水滴”守水護水誌願服務隊,蔣德新所在的誌願服務隊全部加入。截至目前,丹江口市已成立336個“小水滴”守水護水誌願服務隊,實名注冊誌願者近9萬人。“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守水護水的隊伍,庫區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好。”蔣德新說。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