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國行·營造之法丨在避暑山莊 望長城內外
2024-08-17 11:54

 圖片

離離暑雲散,嫋嫋涼風起

未覺盛夏綠意盡

初秋清涼漸從容

歲時相融來“避暑”

盡覽好風光

蒼翠綠、金箔黃、雪山白……

各種豐富的顏色既獨立成畫

又在曆史與自然的協調中完美融合

它就是

“世界現存最大古典皇家園林”

——承德避暑山莊

圖片
△避暑山莊 正宮區

地處中原農耕文化與草原遊牧文化

過渡地帶

在承德 我們望見長城內外

南北勝跡 融合佳話

圖片
△避暑山莊 宮牆

探索古人

“妙造自然”的建築智慧

走進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

在漫漫曆史長河中逐步形成的生動畫卷

圖片
△《萬樹園賜宴圖》郎世寧、王致誠、艾啟蒙等創作

位於木蘭秋獮必經之地

向東可連通東北

向北可溝通蒙古

向西北可聯絡蒙回各部

它在清代諸行宮中脫穎而出

圖片
△避暑山莊 熱河泉

公元1703年

熱河行宮得到了大規模建造

公元1711年

熱河行宮被正式命名為

避暑山莊

園林之美:雖由人造 宛自天開

 

康熙皇帝關於“芝徑雲堤”的一首詩中

提及了選址山莊的緣由

“自然天成地就勢 不待人力假虛設”

圖片
△避暑山莊 金山上帝閣

藝術化的水利工程

是避暑山莊湖區造園的重要手法

以水心榭為例

底部是八孔水閘

上部營造了亭榭

兼顧物用與美觀

作為一組偏轉軸線設計建築

它巧妙連接了宮殿區與園林區

圖片
△避暑山莊 “乾隆三十六景”之水心榭

清康熙與乾隆

將我國南秀北雄之勝景

融於一園之中

合稱“避暑山莊七十二景”

體現了“園林文化”與“和文化”的結合

建築之全:兼收並蓄 遐邇同風

 

避暑山莊四麵山峰上

有12座風格各異卻相得益彰的建築

融彙了多民族建築風格

見證了多民族文化的和合共生

圖片
△普陀宗乘之廟

寺廟建築群以山莊為中心

形成拱衛之勢

至今仍保存著大量殿堂文物

是各民族友好往來的實證

圖片
△普寧寺

普寧寺

位於避暑山莊北側

前半部分采用軸線式布局

後半部分以大乘之閣為圓心

主要采用中心式布局

整體采用“前漢後藏”布局形式

是外八廟中的“空間融合典範”

禮樂之合:

嚴謹交織自由的空間布局

 

建築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題,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宮殿、廟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軒、一樓。”­——梁思成

圖片
△避暑山莊 煙雨樓

煙雨樓

位於青蓮島上

經由一條偏轉曲橋與陸地連接

細雨氤氳之時

登樓遠眺 水天一色

圖片
△避暑山莊 澹泊敬誠殿

澹泊敬誠殿

始建於康熙五十年(1711)

改建於乾隆十九年(1754)

在功能上對標紫禁城的太和殿

布局規整 裝飾古樸

它曾見證土爾扈特部的萬裏東歸

迎接六世班禪從遠方而來

是清代許多來訪與朝拜的會麵地

圖片
△避暑山莊 湖區

在避暑山莊

規整對稱的建築與自由布局的山水景觀

協調共存

這兩種空間的結合正代表著

中國傳統文化中

“禮”與“樂”的融合

關於“融合”的意義

於百年流轉中

逐漸凝固在建築的造型與色彩裏

在此處

望長城內外風華

感民族和合之美

圖片

監製丨唐怡總導演丨費翔本集編導|姬明言顧問丨李路柯 陳東文案丨姬明言製片丨杜通 王君瑤 易天馳統籌丨劉瑩 武賀 戴廣宇攝影丨鄭建鬆 閻碚 吳衛國 王亮 張藝航後期統籌|張霄鶴製作|王禕艇包裝|王龍 劉津豪 陳正旭 張艾彤 曹敏華調色丨殷亮 劉宇霞配音丨餘奇明音編丨牛群鳴謝丨總台河北總站 中共承德市委宣傳部 承德市文物局 承德市民族宗教事務局 承德廣播電視台 承德避暑山莊博物館 承德博物館學術支持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點擊視頻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