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胡明慧
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房村鎮八王村村南,有一片“插花田”,最近,“插花田”裏喜事頗多。
“咱們種的是水田,安徽省靈璧縣那邊種的是旱田。”8月16日,八王村黨支部書記李桂俠指著參差不齊的“插花田”笑著告訴記者,蘇皖兩省“邊界”在這裏,清晰可見。
村挨著村、田靠著田、路連著路,雖然八王村與靈璧縣在空間上“親密無間”,但多年前,因兩邊無形中橫亙著“跨省”的隔閡,矛盾衝突不斷。
八王村村頭的八王閘,早前是矛盾的焦點所在。“我們村在上遊,種的是水田,靈璧縣那邊在下遊,種的是旱田。以前,一到汛期需提閘放水時,我們自顧自就放了,靈璧縣那邊如果沒有提前準備,地裏一準被淹,幾次三番,兩邊的村民心裏有了芥蒂,產生了對立情緒,幹啥事都彼此較勁兒,遇到事,兩邊的‘火’一點就著。”李桂俠告訴記者。
掰手腕較量,無論最終是誰“壓倒”誰,總有人輸,但如若把力量用在攜手發展上,卻能換來共贏的局麵。
從前不被外村人喜歡的八王閘,這些年,也因攜手,變成了“和諧閘”。
翻看李桂俠的手機通話記錄,有不少與安徽的“你來我往”。
“這是靈璧縣陳潭村村支部書記的電話,今年汛期,我們提閘放水時提前通知,他們事前做好了準備,地裏的莊稼沒受影響。這些年,我們已經達成基本共識了,幹啥事都多為對方著想,雖然不是一省人,但也可以當好鄰居。”李桂俠笑著說,“原本八王閘常被外村人詬病,現在卻成了灌溉好幫手。天旱需要灌溉時,一個電話打過來,我們馬上提閘放水,幫他們解決難題。”
一家人過日子,鍋碗瓢盆難免磕磕碰碰,更何況“鄰裏之間”,小摩擦肯定在所難免。但若是心裏的隔閡沒了,哪怕遇到問題,也能妥善解決。
52歲的靈璧縣陳潭村村民陳龍,前段時間,心裏挺窩火。自家的地比較分散,其中一塊3畝的地臨近八王村,種的是玉米。因為最近雨天多,兩邊的生產路又窄,八王村的村民錯車時,就將車開到了陳龍的玉米地裏,軋壞了一大片莊稼。
陳龍氣不過,決定在地邊挖溝。這下換八王村的村民不幹了,天黑或是雨天,地邊挖的這道深溝,可就是安全隱患。
得知此事,八王村和陳潭村的村支書一合計,決定現場辦公。
6月中旬,一場“跨省協商議事會”開到了地頭。
兩邊的村支書各不護短,八王村讓7戶村民給陳龍寫了書麵承諾書,保證今後不再在陳龍的地裏過車,否則包賠地頭的損失,陳潭村也當即叫停了陳龍在地邊挖溝的意氣之舉。
“事情處理得我很滿意,地裏的莊稼現在長得很好。”8月15日,來八王村“串門”的陳龍,滿臉笑容地告訴記者。
攜手發展,這幾年,在八王村與靈璧縣兩地,有了更多的生動注解。
“我們村這幾年發展豆丹特色種養,效益不錯,帶動了村集體增收。今年3月,靈璧縣吳樓村的村支部書記主動聯係我,帶著村支‘兩委’和村民代表來俺村學習豆丹養殖技術。等到明年,吳樓村出租的大棚回收後,村裏打算也大麵積養殖豆丹,拓展村集體增收渠道。”李桂俠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始,八王村陸續為村民開設了好幾場培訓課,沒想到,這樣的培訓課,常常吸引兩個省的人一起來,培訓場地不得不臨時從小會議室搬到了大禮堂。靈璧縣那邊來聽課的村民,好幾戶都已經開始試養。出現技術問題,俺村的技術員會上門幫忙解決,銷售時統一送到八王村來,我們幫助聯係連雲港市場,銷售也不是問題。測算下來,一畝地比普通農作物要多收入1500元,增收效益明顯。”李桂俠說。不光把村集體發展的好經驗分享到“省外”,八王村也從外省兄弟村的先行先試中學到了不少經驗,少走了好些彎路。
“每年春節和中秋節前後,房村鎮的八王村、馬家村等幾個村和靈璧縣的幾個村都會開兩場座談會,既分享發展的經驗,也商量遇到的問題,形成聯動機製,讓兩地人變成一家親。”李桂俠笑道,“最近俺村正在進行小田並大田,臨近的安徽,已經完成了這一輪的改革。我們取經時,他們把怎樣量地、怎樣開群眾代表大會、怎樣找代表、怎樣抽簽等內容,全流程傾囊相授。9月,我們村6隊將啟動小田並大田改革,有了這些經驗,肯定能公平公正地進行,同時惠及到更多的村民。”李桂俠信心滿滿。
兩地人,一家親,攜手共發展,路就會越走越寬。
編輯: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