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吳人與他們的“稻米文化圈”
2021-10-15 12:00:19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去世,讓很多網友對稻子的曆史有了興趣。本文摘選自東南大學出版社《吳文化的根基與文脈》一書部分章節。

徐國保著東南大學出版社2018.06

稻穀是世界三大主糧之一,也是人類步入農耕文明的代表。大麥、小麥起源於西亞,影響了後世的歐洲文明;玉米和豆類起源於美洲,成就了美洲印第安文明;稻穀起源於中國長江流域,塑造了中華文明。今天,稻穀種植區幾乎遍及整個地球,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以此為主食。早在絲綢之路形成以前,稻米就將中國與亞洲乃至世界緊密聯係在一起,在過去的幾千年裏,它令這些國家關係緊密相連、人民生活息息相關,形成了一個“稻米文化圈”。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稻國,現有水稻種植麵積4億多畝。“很早,大致開始於亞洲,水稻分別從不同地方與不同方向傳播,至今遍及除了南極洲以外的各大陸”,“在中國,眾多的考古證據表明長江和淮河中遊是兩個最早植栽培稻的地方,已發現了至少8000年前的稻穀和農具”。中國水稻的資源、傳播和稻作技術曾經直接影響了全球的文明進步。

《周禮·職方氏》中就樣敘述:“東南曰揚州,其穀宜稻”“正南曰荊州,其穀宜稻”。史實證明: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在江西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湖南道縣玉蟾岩遺址、浙江浦江上山遺址等考古中發現了1萬年前的人工栽培稻遺存,有力印證了江南是世界水稻的發源地。

吳越之地係由“古揚子海”演變為“揚子古陸”,而“古揚州”“宜稻”的記載早已著稱於世。由於曆史上長江上遊帶來的大量泥沙,加上吳地的中心地區太湖流域水網交錯、土壤肥沃,地勢平坦,以平原和丘陵為主,這為水稻生長提供了十分優越的條件。而且,當時太湖流域的氣候條件也給稻作農業帶來了良好的影響。竺可楨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一文中認為,遠古時長江下遊及杭州灣地區的氣溫要比現在高2℃,也就是說,遠古長江流域的氣溫接近現在珠江流域。考古資料也印證了這一推論的正確。據考古人員對7000年前杭州灣南岸河姆渡出土的植物遺存中的孢粉分析,當時這裏曾“生長著茂密的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主要樹種有樟樹、楓香、櫟、栲、青岡、山毛櫸等,林下地被層發育較好,蕨類植物繁盛,有石鬆、卷柏、水龍骨,樹上有纏繞著狹葉的海金沙”。海金沙現在隻分布於廣東、台灣地區以及馬來西亞群島、泰國、印度、緬甸等地,說明當時河姆渡一帶的氣候比現在更溫暖。

從太湖流域新石器時代遺存出土的稻穀品種來看,當時隻有秈稻、粳稻和過渡型稻3個稻穀品種,經過吳越先民不斷改良,到明清時,吳越地區的稻種竟達1000多種(可能有同一品種在不同地區的名稱不同而有重複)。稻穀種類的增多,從主食上也極大地豐富了吳越的飲食文化。

考古界曾經做過一件非常有意思的工作,將我國考古工作中有炭化稻穀出土並已明確是稻作遺跡的地點按年代分別標誌在地圖上,結果此圖提供了一個一目了然的事實——目前已知的年代最古老的稻作遺址基本上都分布在長江中下遊一帶,而太湖流域尤為集中。

據考古發掘,僅江蘇省境內的先吳地區業已發現5000年以前的稻作遺址就有20多處,下圖為部分稻作遺址:

順山集遺址係“2012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位於泗洪縣梅花鎮大新莊西南約500米處。這是一處8000年前的大型聚落,先民們依水而居,人們住的是地麵式或者淺地穴式的圓形房子,他們生火做飯,已用上考古學家發現迄今為止最早的陶灶,這是當之無愧的“中華第一灶”。在韓井遺址,發現一處8000年前的水稻田遺跡,麵積不足100平方米,被分割成不同形狀的塊塊,每塊麵積不足10平方米。還發現了人工開挖的水坑、水溝和水口,這些似乎是特意挖出來的,先民們用來引水灌溉。對水稻田的土壤進行分析表明,這裏曾經反複生長過水稻,有炭化稻顆粒,經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係統測年認為,距今8000多年。而在動物飼養上,發現了狗的遺骸,並開始養豬。

可見,長江三角洲地區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地區。最近,美國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家理查德·克萊恩也發表文章認為,“六七千年前,中國境內開始普及種植水稻,而後水稻種植由近東傳入歐洲。”

考古發掘證明,稻作農業是吳文化的奠基石。早在4000多年前吳地已廣泛使用石犁,進入犁耕稻作,這是農業技術的一次革命,是農業技術的裏程碑,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率。良渚文化遺址出土的三角形犁形器,即石犁,其前鋒有尖角,兩腰微微弧出,中心帶孔,可固定在犁床架上連續翻土,擴大了耕地麵積,與以往的農具相比在效能上有了明顯進步。除石犁外,良渚人還發明了破土器、耘田器以及收割用的石鐮等分工較細的農具;還采用斜把破土器、石犁開墾土地,撒上種子,然後用石耘田器除草,稻穀成熟後,再用石鐮收割。據1975年至1980年亚博体育 彩票 出土的吳國青銅器統計,農作工具占了60%。其中城東北發現的銅器窖藏中,有锛12件、鋤5件、斧6件、鐮6件、犁形器1件,另有劍2支、鼎2件,農作工具占了90%。所以,吳軍屢次遠征,軍糧供應從不匱乏。越國缺糧時,吳國能一下子借出“粟萬石”(筆者認為這裏的“粟”實為“稻”,此乃史學家承襲秦漢以前皆稱“禾”為粟的說法,後世才以稻為禾)。在越兵圍困吳都時,吳軍堅守了兩年多,可見其存糧的充足。

1973年春天,南京博物院及吳縣文管會的幾位專家來到草鞋山遺址。在遺址的第10層,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撥開積壓了6000年的封凍泥土,從泥土中發現了兩塊黑色的炭狀遺存,經驗告訴他們:這是稻穀,炭化稻穀!後經江蘇省農業科學院鑒定確是6000多年前的稻穀,有秈稻也有粳稻,這也是我國發現最早的人工栽培水稻之一。

過去一直說長江下遊是個蠻荒之地,洪水泛濫,猛獸出沒,難覓文明的蹤跡。一直說世界稻作起源於印度,或中國的雲貴高原。而如今,上山、羅家角、草鞋山等遺址發現的稻穀,以及同時出土的石鏟、石斧、石锛、石鑿等生產工具,最有說服力地證明了至少早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太湖流域的先民們開始培育和種植水稻,創造了燦爛的稻作文化,比印度至少早了2000多年。

從1992年冬季開始,中國和日本聯合在草鞋山遺址進行了首次水田考古學研究,將考古學、地理學、土壤學等多種學科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力圖恢複古稻田的原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稻作文化是2500多年前從吳國傳播過去的,因此日本專家對吳地稻作文化的研究有著非凡的興趣。通過近4年的水田考古學研究,初步複原了古稻田的耕作規模、經營方式和生產力水平,為我們大體勾勒了一幅古稻田耕作圖:

新石器時代,太湖水麵遠不及現在那麼大,按《禹貢》書中附圖分析,太湖很可能是長江的分支——南江。太湖流域除了星羅棋布的湖泊、沼澤地外,尚有大麵積的原始森林覆蓋。生活在這裏的先民大多居住在瀕臨湖泊或沼澤地的土墩或山的陽麵上。當溫暖的陽光融化了低濕的田畦上最後片殘雪,先民們便用磨得光亮的石鏟和石斧開墾濕地。每一鏟、每一斧,都要付出巨大的艱辛。他們先在濕地四周開挖溝渠,再在附近開掘水坑,小的不足3平方米,大的約9平方米,用來蓄水,使之與溝渠相連。然後點燃把火,把濕地上的雜草燒盡,這叫“火耕”;對特別低的濕地,則索性灌滿了水,把雜草淹死,這叫“水耨”。經過“火耕水耨”後的田地就可以播種稻穀了,以後也不進行中耕,隻待秋天收獲了。

當然,這是遠古最原始的耕作方式,稻穀的產量自然不會高,但這是發生在6000年之前的,一場被生物學界稱之為“新石器時代的綠色革命”,人們至今仍驚歎不已。

長江三角洲為什麼會成為世界上最早、最典型的種植水稻的地區?曆史學家喜歡從人的角度出發,用人為因素解釋人的行為,環境經濟學家則以環境與人的關係來解釋稻作之源。

究其緣故,有四:

一是雨量充沛,氣候濕潤。《亚博体育 彩票 市誌》有關古氣候記載,從新石器至春秋時期太湖流域一帶為溫暖期,春夏之際氣溫約為18~40℃。這裏是片溪水潺潺的沃土,泉水從各地與山坡上湧出,到處是茂密的森林,碧綠的草地,宜人的環境,非常適合水稻的生長。低濕地加上雨、熱同季,促成了水稻的穩產、高產。到了唐代,江南的糧食源源不斷地輸往北方,大運河來不及輸送時還動用海運,杜甫詩雲:“雲帆轉遼海,粳稻來東吳。”

二是陽光充足,土地肥沃。

三是不憂凍餓,富裕采集。從目前的史料和考古證據來看,先吳古國的主要經濟形態還是狩獵采集,栽培的稻子在先吳人食譜中所占比例不高,而且很可能主要不是用來果腹。為什麼當時不愁吃穿的先吳人要栽培勞力支出大、產量低的稻子呢?加拿大考古學家海登認為,先吳古國早期穀物的栽培有可能是用來釀酒祭祀的。吳越先人最初可能正是在長期的采集活動中,熟悉並掌握了一些植物的生長規律,嚐試著將它栽培,稻作農業也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產生的。

四是人員增多,資源短缺。美國考古學家博賽洛普提出,農業起源是對人口增長的反應,是在人口壓力下強化勞力投入的結果。美國學者雷丁指出,當一個地區人口、資源失衡時,一般向外移民是代價最小的選擇。當人口接近土地載能而向外移民十分困難時,會迫使人們利用以前不利用的資源。而大禹治水後,“三江既人,震澤底定”,中原地區因連年戰爭,人員不斷南下,江南人口激增,形成“人口壓力”。隨著人口增長和社會演進的長期趨勢,農業便不可逆轉地最終成為人類經濟的主要形態。

先吳人除種植水稻外,還養豬、養雞,種植芝麻、甜瓜、兩角菱、毛桃等,與同時期的其他中原文化相比,農業物產更加豐富,種類更多,食品更多樣化。

萌芽於萬年前的稻作文化,不僅是博大精深的吳文化產生的重要基礎,也是其成長的骨架,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民間生活習俗。《史記》載:古吳人“飯稻羹魚”,即以米飯和河海魚類為主要食物。吳軍出征時吃的主食是米飯,副食(菜)是吳地特產——鹹魚幹和“吳酸”(酸菜)。《楚辭·大招》中亦說:“吳酸蒿蔞,不沾薄隻。”意思是用香蒿做成的吳式酸菜不濃不淡,酸度適中,味道正好。

特別聲明:本文為揚子晚報新媒體平台“紫牛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與紫牛號立場或觀點無關。紫牛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如因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係揚子晚報法務部。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