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凳工藝,形體藝術與雕花裝置“托物比繡”
2021-11-12 14:22:25

坐墩,屬於小型坐具,離地僅三十多厘米,曆來多為木腔鼓造型,平頂微凸,弧腹中空,外壁上下邊沿各飾一周鼓釘,故又稱鼓墩。

這種圓凳一般都是女子所坐,由於愛美的女子常常在座椅上裝飾自己所繡的絲織物,在圓凳上麵覆蓋一方絲繡織物,故又名“繡墩”。

圖一 鼓形圓墩

據了解,繡墩與椅子的形成時期大致相同,它沒有靠背,多是一個鼓形的圓墩上麵覆以錦繡的袱子,“繡”是指墩上所覆之物而言。

宋元時期的繡墩一般都比較大一些,明代時期的繡墩相對較小,但又比清代的大一些。

明代繡墩,樣式不一,有的繡墩全部為繡袱所掩蓋,也有的隻掩蓋其上半截,可以看到其內精巧的結構。

繡墩座麵的形式多樣,除圓形以外,有海棠、梅花、瓜棱、橢圓形,繡墩又有開光和不開光之分,開光是指墩腰上尚有較大通透的光洞。開光有五開光、六開光。繡墩的腰圈雕花精致,如海棠、竹節、藤蔓般栩栩如生,極富藝術感染力。

圖二 紫檀繡墩

早期的繡墩有木質的、蒲草編製的,到了後期又出現用瓷雕漆、彩漆等材料製作。明代繡墩的四周,還有黃楊木雕飾,給人一種素雅之感。

清代繡墩,在造型上較明代的瘦一些而顯得更加雅致。另外,在外形上又派生出許多其他的形式。

例如,在製造做法上,直接采用木板攢鼓的手法,做成兩端小、中間大的腰鼓型。兩端各雕弦紋和固定鼓皮的乳釘,因此又名“花鼓墩”。為了提攜方便,有的還在腰圈兩側釘環,也可以在腰板中間開出四個海棠式透孔,既美觀,也便於挪移。

通訊員 馬曉芹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周海燕

特別聲明:本文為揚子晚報新媒體平台“紫牛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與紫牛號立場或觀點無關。紫牛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如因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係揚子晚報法務部。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