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0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掛牌成立三周年。建行南京江北新區分行始終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踐行新金融行動,以新金融思維解決“痛點”問題,以新金融模式整合優勢資源,以新金融創新激發增長潛能,以金融供給賦能南京片區建設,進一步增強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質效,讓金融活水服務和推動自貿區高質量發展,不斷提升建行金融服務“溫度”、“精度”與“深度”!
一、提升便利化程度,建設“國際性”銀行
2014年,在中國建設銀行成立60周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增強服務國家建設能力、防範金融風險能力、參與國際競爭能力,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作出更大貢獻。建設銀行始終牢記“三個能力”建設政治使命,積極履行大行擔當,成為首批成功融入境外市場的銀行,全球化經驗豐富。《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南京片區發展“十四五”規劃》指出,南京自貿片區到2035年應建成具有較強國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成為我國深度融入經濟和產業全球化的重要載體。因此,建行南京自貿區支行應運而生,積極運用“雙區疊加”的政策優勢,依托建行集團優勢主動作為,促進南京片區更好地融入國際大循環中,不斷提升參與國內大循環的質效。
三年來,建行實現數十項自貿首單創新“落地開花”,成效斐然。市場上,率先實現全省外籍人才薪酬購付彙便利化、南京首筆小微企業簡易開戶等政策落地;係統內,率先完成NRA客戶網銀批量彙款、“自貿區NRA外幣掉期+跨境融資”雙聯動模式,在江蘇建行推出“自貿專區”線上化服務等多項創新運用。今年8月份,建行又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充分利用建行國際化經營優勢,創新推出跨境直貸通產品,通過占用境內母公司額度,為其境外子公司直接發放2900萬美元跨境融資業務。該筆業務的順利辦理,不僅助力該企業更為高效的開展對外投資活動,整合全球資源,優化產業布局,這也為區內企業今後更好地“走出去”用好政策、做好示範、打好樣本。
二、搭建投融資平台,建設“創新性”銀行
南京自貿片區緊跟前沿產業發展步伐,積極布局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領域,著力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全產業體係,需要持續穩定低成本資金來支撐快速的增長,而銀行因受製於傳統重資產重抵押模式很難滿足這一情況,這成為建行長期思考並極力解決的問題,為此建行在南京自貿區支行設立全省首家“創業者港灣旗艦店”,將建行與集團子公司相結合,將投資與融資相結合,力求產生“1+1>2”的效果,為自貿片區更好地服務科技創新,初步打造出“產學研融合”的建行新名片,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
三年來,建行通過“創業者港灣”這一新型平台,“搭創業場景,建創新生態,賦能新客戶”,服務港灣企業千餘家,信貸支持科創企業數十億元,舉辦港灣活動五十多場,結交機構類合作夥伴三十多家,搭建產學研平台數十個,創新推出蘇知貸、蘇才貸、蘇信貸、集成電路貸等輕資產重信用的金融產品,並在江北新區成功實現首單落地。2021年,建行聯合證券公司一起為港灣某科技型企業實現B輪股權融資1.1億元,同時助其引入一汽、比亞迪等行業“龍頭”企業,在此基礎上又為該企業提供1500萬元信貸融資投放,真正實現了融智融資的融合創新,助力該客戶短短一年內已成長為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
三、推進數字化轉型,建設“智慧性”銀行
數字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增量,一直是江北新區關注的重要領域,聚焦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相融合的數字化轉型。建行早在2017年已將金融科技確定為全行創新轉型發展的“三大戰略”之一,積極將數字技術應用於金融產業,加快“線上化、數字化、智能化”進程,實現科技賦能。
三年來,建行一直堅信“無科技,不金融”,積極推動場景共建、技術共享、成果共用,“紮根江北、服務江北”,用金融科技促進自貿片區經濟社會發展。在社會治理方麵,率先完成全國自貿區及省內區縣級的首個“互聯網+監管”項目,深度參與江北新區(自貿區)智慧政務建設,涵蓋300多項監管事項,並在新區上線“15分鍾智慧政務圈”。在產業發展方麵,獨家中標江北新區母基金(200億)和江北新區科技創新投資基金(30億)募集和托管資格,積極服務於江北新區自主式創新、傳統產業鏈重塑和科技賦能等領域。在跨境結算方麵,率先開發跨境電子錢包功能,實現國內外資金結算秒級到賬,累計結算金額8億元;率先完成自貿區內首家QDII基金美元、港幣托管賬戶開立,跨境托管交易量突破10億美元。
惟創新者進,惟創新者強,惟創新者勝。三年來,建行南京江北新區分行積極踐行新金融,“國際性、創新性、智慧性”的發展特色初顯。未來,建行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首創引領,充分把握“雙區疊加”優勢與機遇,深度融入南京片區建設熱潮當中,始終踐行“紮根自貿區,服務自貿區,建設自貿區”金融職責,切實提升“三個能力”,走出一條“建行特色、自貿特點”的新金融之路,全麵助力南京自貿片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