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紀太年:“雜家”紀太年先生印象
2022-11-03 15:15:17

      紀太年教授,1966年生,江蘇響水人。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係。係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現為《大家叢書》主編,身兼作家、詩人、美術評論家、藝術市場研究專家、藝術推廣人、畫家等數職。其作品清新、雅致、明麗、有靜氣、文氣,評論家稱其為“輕工筆”,受到眾多藏家投資者青睞。吳冠中、喻繼高、言恭達等大家對其作品屢有褒獎。著有《多少墨香》《哪些字畫最賺錢》《借你一雙慧眼》《藝術品經紀人》《藝術市場30個為什麼》《畫事閑侃》《徐培晨傳》《何家英傳》《喻繼高傳》《李魁正傳》等47部,500萬字,主編220部,著作等身。曾在《美術》《國畫家》《藝術市場》《書畫世界》等專業核心期刊發表數十篇論文。在《文藝報》《中國文化報》《南京日報》等報刊開設藝術評論和藝術市場研究專欄。擔任中外多所高校兼職、客座教授、碩導、博導。策劃出版過多部有影響的畫冊。曾為喻繼高、吳冠中、陳逸飛等藝術家畫集作序。主持過多場藝術品展覽,數次應邀在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南京大學等處舉辦講座。在浙江、山東、寧夏、江蘇等地舉辦藝術品投資講座300餘場,擔任20餘家機構的藝術品投資顧問。被媒體譽為“藝術品投資的風向標和規劃師”。

紀太年教授

      前些時日,我在金陵美術館邂逅美術評論家、畫家紀太年先生,對其學術上的造詣,我並不陌生。相隔數日,我與紀先生又在“熊岱平山水畫展開幕雅集”中重逢,不僅話多了三分,還相約在他位於河西的畫室一聚。

      我的朋友中,紀姓朋友為數不多。昨日之前,紀連海是讓我仰慕的一位。張國立、王剛等主演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複活了逝去200年的一代文宗紀曉嵐;央視百家講壇《紀連海正說紀曉嵐》,又引出乾嘉時代的文壇領袖太多趣話。我曾在京尋訪過紀曉嵐故居,印象中那座府院位於珠市口西大街,灰蒙蒙的建築,落盡曆史塵埃。王剛先生、紀連海先生是我的朋友,因為他們以及他們與紀曉嵐相關的作品走熱,讓我對姓紀的人士平添了一份莫名的好感。昨天下午,我與夫人和評論家張瀾濤老師專程來到紀太年先生畫室觀畫論藝。

昨夜夢裏曾見-95cm-176cm-2021年

      紀太年係獨立美術評論家,所謂獨立,就是無門無派,不與任何協會和組織有染,天馬行空於筆墨江湖。這樣的人要在業界立言,對張三李四的作品評頭論足,沒有積澱和真功夫,隻有淺嚐輒止的裝腔作勢,肯定是戲法不靈的。而紀太年畢業於南京大學中文係,現為《大家叢書》主編。著有《多少墨香》《哪些字畫最賺錢》《借你一雙慧眼》《藝術品經紀人》《用左眼看藝術家》《畫事閑侃》《何家英傳》《喻繼高傳》《李魁正傳》《藝術品市場30問》等50餘部書作。對一位54歲的美術評論家來說,能獲此番成就,源於其創作呈井噴之勢,銳不可當。

 浪淘沙 35cm-47cm 2021年

      和紀太年品茶論藝,他對美術的認識豐富與博學,我從他的一摞書作中一覽無餘;再傾聽他滔滔不絕的表述,名家經典論述張口即來,可以分辨出其理論武裝到了牙齒。

      書畫界自古以來就是名利場,從某種程度上講,評論家就是批評家,是需要有針尖對麥芒的氣慨的,一味說好或一味說不好,是兩級分化的非嚴謹態度,都不能令人信服。那麼,他是如何在這個領域閃展騰挪,被業界認可的呢?

十裏荷塘處處蛙36cm-140cm2022年

      紀太年自嘲自己是“雜家”:作家、評論家、藝術市場研究專家、藝術品投資顧問、學者、畫家、藝術推廣人,這些標簽都和他有所對應,可謂雜到家了,雜的令人難以置信。但標簽的背後,是嚴謹的治學態度和勤勉的付出。他與大家啟功先生、吳冠中先生有過忘年交,耳濡目染大師技法;他與喻繼高先生共同創作《迎春曲》,領悟真諦;程千帆、言恭達、賈平凹、範揚等為他題寫作品,予以勉勵……這些就是他在評論天地裏能夠長袖善舞的最好注腳。

沁園春124cm-245cm2021年

      書畫藝術的普及撐開了龐大的藝術品巿場,同時泥沙俱下的窘境也伴隨而來,呈現的是越來越趨於分裂的現實世界。這就需要評論家們有更多的責任擔當,敢於直麵現實,發出客觀且擲地有聲的見解。評論家與藝術家不應是對立的關係,從理論上講,應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一個融合的世界。

      紀太年的性格是溫和的,看上去貌似缺少批評家的銳氣,不過你讀他的書、看他的文字,你注定會改變對他的認知,因為他的鋒芒都糅進了字裏行間。比如他在著作《藝術品市場30問》中就有“為什麼評畫的結論千差萬別?”“為什麼畫家要貶低藝術市場?”“為什麼畫家喜歡在家裏賣畫?”“為什麼當代沒有大畫家?”……這些接地氣的疑惑,建立在他自身就是畫家的基礎之上,所以產生共鳴。

白居意代鶴詩意120cm-245cm2021年

      潛意識中,我和瀾濤與紀先生還有許多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限於時間沒有展開。我的意猶未盡被他的睿智捕捉到,他提出動議,就當下“江蘇美術有高原沒高峰”的議題,擇時再作對話交流。

      我從紀先生說這話時專注的眼神中,斷定他絕非一說而已,倒應該是確有思考與訴求。不才平生又多了一位業精於勤的紀姓友人,此乃“雜家”紀太年先生。(作者:梁平)

特別聲明:本文為揚子晚報新媒體平台“紫牛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與紫牛號立場或觀點無關。紫牛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如因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係揚子晚報法務部。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