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
作者:齊格蒙特·鮑曼(英)
分享人:呂彥霖
每個社會都會存在窮人,但窮人究竟如何而來,又是什麼導致了他們的貧窮?《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一書就通過三個部分、六個章節的內容試圖去回答這些問題。
鮑曼追溯了現代曆史上發生的這種變化,對其社會後果進行盤點,並考慮了與貧困作鬥爭和減輕困苦的各種方式的有效性。通過探討職業道德、消費社會和貧困概念化之間的關係,運用清晰的分析,展示工作倫理的變化。鮑曼認為,在全民就業的生產者社會,貧窮是一回事;而在生活圍繞消費者選擇建立的消費者社會裏,貧窮又是另一回事。
資本主義下的雇傭勞動者大多是去技能化的,勞動者隻需要做一顆螺絲釘。他們所做的工作越是無意識和常規,對資本主義就越好,因為他們的勞動可以被衡量、被替換。在這種情況下,勞動者很難像工匠一樣,有動力去“超越”,或者有很大的“自豪感”。
在生產社會,資本主義的目的是盡可能多地從人們身上榨取勞動力。資本的利潤來源來自對勞動的剝削。如果資本家可以提高工人的工作率或可以增加工人工作的時間,那麼資本家就可以將這種“剩餘”作為利潤保留。勞資之間的鬥爭,是關於任何一方獲得更多的這種盈餘。
在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它們不再是這種意義上的生產社會,而是轉變為一個消費社會。這意味著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就業性質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窮人本身不再是那些沒有工作的人,而是那些被認定為“失敗的消費者”的人。消費社會的倫理道德與生產社會的倫理道德截然不同,生產社會需要人們不斷地被提醒他們工作的道德義務,而消費社會更癡迷於他們購物的需要。鮑曼直言,消費社會就是運用消費的力量對人們進行馴化,以保證社會合理運行。
消費重新定義人們,人們的身份是由他們購買的東西來定義的,而不是所做的。在被培養為消費者的過程中,人們的工作發生了巨大的轉變。“你大可以不喜歡你的這份工作,但它能夠為你賺來更多金錢,並在未來獲取自由。”也就是說,當人們將消費主義奉行為幸福的標準時,不幸往往會在比較中產生。
最後,說一說作者齊格蒙特·鮑曼。作為當代著名的社會學家與思想家,他出生於波蘭,曾任華沙大學社會係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終身教授。一生著有57本圖書,被譽為“當今用英文寫作的最偉大的社會學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發表於1998年,彼時西方在工業技術的進步下工作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消費主義成功主導了人們的生活方向。2021年再版後,因文中所談論的諸多要素仍能深深戳中當今現代人的痛點,再次掀起了一陣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