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學小學創辦於1947年。賡續力學報國精神血脈、研究創造文化基因,20多年來的課程改革始終聚焦兒童研究性學習展開,努力培養兒童適應未來之需的研究素養。在呼喚培養拔尖創新人才的時代背景下,如何破解當下學校勞動教育難題,促進學生全麵發展?經過長期的實踐探索,我們將“創造性勞動”作為學校勞動教育的核心抓手。
創造性勞動是學校勞動教育和勞動課程語境下,學生在學習生活場景中積極主動地發現勞動需求,通過協作探究,整合資源,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通過腦力與體力的共同參與,創造性地破解勞動難題,並樂於凝練和分享勞動成果的一種真實、完整的勞動實踐。
“創造性勞動”具有三大創新點
基於兒童的真實勞動需求
真正的勞動一定源自真實的生活需要。創造性勞動不是為勞動而勞動的假勞動、無效勞動,而是基於兒童真實的生活場景,鼓勵兒童積極主動地發現現實生活中的勞動需求。這種對勞動需求的積極發現,以及勞動好奇心成為兒童創造性勞動的內驅力。
“知行合一”新勞動實踐
勞動是兒童生活的組成部分,真實場景的兒童勞動不僅需要體力,也伴隨著積極的腦力勞動參與,在勞動過程中遇到問題或困難,兒童可以開動腦筋,依靠和運用所學知識、已有經驗,或通過與他人合作,取得幫助和協同,創造性地探索和解決問題,創造性地完成勞動任務。
具有“利他性”特征
創造性勞動需要服務意識和奉獻精神,在真實而完整的勞動中,培養兒童的責任擔當,將大國工匠、勞模精神厚植於兒童具體的勞動實踐全過程。倡導兒童積極投身社會生活中的勞動,出力流汗,樂於分享勞動成果,服務他人,奉獻社會。
家庭是實施勞動教育的重要實踐場所。2020年,學校組織開展麵向家庭的“勞動最光榮”創造性勞動大主題小項目兒童研究。不久,誕生了由學生設計、執教,以文字、二維碼形式呈現的創編《小米粒兒童勞動微課100例》。在勞動實踐中,在微課錄製過程中,在積極分享過程中,力學學生樹立了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意識、學習勞動技能,弘揚勞動精神,培養勞動習慣。
多年來,學校開展“教室在窗外”創造性勞動實踐活動,同學們走進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場景,投身於傳統工藝製作、新技術體驗與應用、公益勞動與誌願服務等任務群中多個勞動項目。每學期,學校都開展“小米粒勞動十會”“點讚身邊光榮勞動者”、學習“大國工匠”和“勞模進校園”等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匠心’精神,從身邊的真勞動做起,確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
力學小學以“創造性勞動”為載體,在具體實踐中探索國家勞動課程校本化實施的策略和途徑,將國家育人要求積極轉化為學校具體的育人實踐,培養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中,發現真實的勞動需求,學習勞動本領,創造美好生活。
來源:南京市力學小學
編輯:王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