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優秀傳統文化!海英學子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麵塑”
2024-02-28 22:09:43

為了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堅定理想信念,南京市海英小學四(1)中隊星火小分隊的隊員們走進南京民俗博物館,跟著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學習麵塑技藝,體驗指尖非遺。


圖片


圖片


圖片


課堂上,老師講述了中國傳統十二生肖中的“龍”和南京麵塑的知識,並指導隊員學習製作南京麵塑作品——《龍年大吉》。


圖片


圖片


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一團團看似不起眼的彩色麵團,在我們的手裏眨眼間就變幻出各種形態、讓人驚歎的造型。課程結束後,大家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非遺小作品——龍年大吉!仔細瞧,我們的作品各有特色,色彩紛呈,我們都創作出了心目中的甲辰龍!我們覺得,這次的尋訪活動特別有意義,非遺傳承就在我們身邊。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圖片


尋訪心得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座城市的根脈,作為社會主義接班人讓我們一起守護非遺、宣傳非遺、傳承非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魏笑、楊苰睿: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標誌,在“非遺傳人課堂”裏,我們大家既深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又進一步加深了文化自信,在心中種下了一顆顆熱愛祖國文化的種子。


鞏致遠、鞏寧靜:


今天我們去了甘熙故居的民俗博物館,參加了“非遺傳人課堂”的活動,傳承人羅小唯老師的現場授課教會了我們製作龍年大吉的麵塑,還給我們講解了南京麵塑的淵源,體現了中國文化的底蘊,也讓我對南京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康妍曦、田馨悅:


我們很努力地按老師的範本做麵塑,有遇到比較難的地方,我有些氣餒,在老師的鼓勵下我又重拾了信心。通過學習,我們不但體驗了非遺技藝,更感受到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通過參觀民俗博物館也讓我們知道,我國的非遺還有很多,比如絨花、剪紙等。我們喜歡這些非遺,想做一名小小非遺傳承人。


薛佳怡、李萌:


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了我們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獨特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活的風俗,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南京麵塑是一門獨特而有趣的手藝。通過將麵團塑造成各種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現了民間藝人的智慧和創造力。


楊程博、薛柳依:


通過老師的講解,讓我明白南京麵塑是以麵粉為主料,經過精心調色和巧妙塑形,創造出栩栩如生、形態各異的藝術形象。麵塑上手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鑲、四滾”等技法。每一件南京麵塑作品,都是藝人們對傳統文化的敬仰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體現。


張嘉文、李佳瑞:


在麵塑老師的指導下,我們製作了龍年的“麵塑龍”。我們通過捏、搓、揉、按等手法完成基礎塑形,然後用輔助工具小牙簽刻劃出肚子上的紋路,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發現麵塑上手快,但要做到形神兼備卻並非易事,麵塑這項傳統手藝不能丟,我們要把它傳承下去,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


王墨涵、程熙:


在民俗博物館裏,羅小唯老師教大家學做麵塑,享受動手的快樂。我們先認真傾聽南京麵塑的特點,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接著在紙盤上做麵塑,不僅方便操作,而且麵塑做好晾幹後,還可以作為掛件或擺件。這次活動讓我們深切感受中華傳統文化藝術的無限魅力,提高了我們的動手與創造能力!


圖片


小隊

四(1)中隊星火小分隊


隊員

魏   笑、鞏致遠、鞏寧靜、康妍曦

楊程博、薛佳怡、李   萌、田馨悅

薛柳依、楊苰睿、張嘉文、李佳瑞

王墨涵、程熙


中隊輔導員

姚芳


活動時間

2024年2月16日


活動地點

南京民俗博物館


活動主題

探索非物質文化遺產“南京麵塑”




來源:南京市海英小學

編輯:王蕾

特別聲明:本文為揚子晚報新媒體平台“紫牛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與紫牛號立場或觀點無關。紫牛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如因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係揚子晚報法務部。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