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2023年,中國牛奶產量4197萬噸,首次突破4000萬噸,實現2018年以來的6連增,但產業競爭力不強、養殖加工發展不平衡、市場消費培育不充分等問題仍限製著行業的發展。
在產業變革的關鍵時期,中國奶業如何破局?從政府政策引領到產業的轉型提檔,再到企業的創新求變,各界形成共識:破局之要創新!
兩大奶業工程賦能助行業發展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將“強化農業科技支撐”作為重要內容,推進種業振興、農業技術推廣體係優化、培育創新平台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3月22日-23日,在伊利“奶源供應商高質量發展大會”上,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劉亞清麵對來自全國的牧場代表呼籲:中國奶業要加快轉型升級,加大自主創新,加速數字化變革,培育新的增長點,培植新質生產力。
伊利啟動“35-40工程”
此次會議上伊利啟動“精益運營助發展,降本增效贏未來——伊利35-40工程”與“良種牛工程升級暨核心牛群建設”兩大項目,助力行業發展。“伊利35-40工程”是通過科技賦能、技術創新、牧場運營改善、牧場人才培養等項目支持合作夥伴牧場經營水平全麵提升,在降低養殖成本的同時實現泌乳牛單產在2025年達到35公斤/日,2028年達到40公斤/日,即達到平均年單產12.2噸的水平,提高牧場盈利能力;“良種牛工程”是伊利應用基因篩選、胚胎移植等技術,幫助合作牧場挖掘牛群遺傳潛力,建立健康、高產、優質核心群,並配套獎勵政策,促進合作牧場奶牛綜合生產性能達到奶業發達國家水平。
創新“好技術”轉化產業“新應用”
科技創新能引領產業創新釋放澎湃動能。伊利積極將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讓更多創新鏈的“好技術”變成產業鏈的“新應用”,實現技術創新與產業提質的同頻共振。
“良種牛工程”就是落實國家種業振興戰略的重要措施。奶牛種質資源作為奶業的“芯片”,也是伊利下大力攻堅的關鍵環節。伊利積極整合資源、優化布局,嚐試挖掘國內外奶牛種質資源並建立特色種質資源庫,率行業之先啟動“良種牛品質升級工程”,在全球建設了三座行業領先的奶牛核心育種場。伊利建立了奶牛育種數據庫,在現有中國荷斯坦奶牛遺傳評估的基礎上,加強奶牛種源關鍵繁育技術攻關,集成創新了奶牛全基因組檢測與奶牛生產性能檢測技術,每年培育頂級乳用種牛500頭。伊利通過技術幫扶、資金補貼等措施幫助牧場進行牛群優化,建立核心種群,牧場收益明顯提升。赤峰皓鈺牧場主李樹剛說,牛群優化工作開展之初,對於預期是有疑慮的。但牛群產能優勢逐步顯現的結果讓他喜出望外。牛群總存欄數減少了,單產卻提升了3公斤,總產奶量未降返增,單公斤奶養殖成本還降低了0.4元,每月帶來20多萬元的效益。
培養“新牛人”為奶業未來儲能
一組組詳實數據、一項項尖端成果、一個個成果案例,讓走進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賽科星研究院的牧場代表們倍感震撼,這些出席“奶源供應商高質量發展大會”的牧場代表真切感受到了技術創新對奶業高質量發展的巨大作用。
“依靠新型勞動者帶來更多顛覆式創新,把人才紅利注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央在關於新質生產力人才建設部分的論述對奶業同樣適用。中央一號文件也明確指出“要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加大鄉村本土人才培養,有序引導城市各類專業技術人才下鄉服務,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
針對養殖業亟待解決的人才難題,伊利拓渠道、搭平台,幫助牧場解決專業人才引進難的問題,攜手構建奶業核心競爭力。
2010年,伊利就成立奶牛科學研究院,構建了“產學研”綜合賦能平台,開展新技術研究與推廣、行業人員賦能培訓,提升牧場人員專業能力、養殖技術水平與牧場管理效益。
綠源牧場主周瑞堯是一位90後“牛二代”,曾赴美學習經濟學專業,2020接手牧場,如今談起養殖技術頭頭是道。當年,綠源牧場奶牛單產不足30公斤,他請教伊利駐場工程師,從標準化、科學管理到核心技術提升等多維度製定提升方案,半年內單產便提升了3公斤。2021年,他主動報名參加了伊利“牛二代”訓練營,期間認識到繁育的重要性後,將所學融入牧場運營。如今,綠源牧場已是一座總存欄3000餘頭,集標準化養殖、智能化管理、科學飼喂和精益運營於一體的現代化牧場。他笑著說,“我去過美國的牧場,很羨慕那些能夠專注經營並且能夠傳承幾代人的養殖事業,相信我也可以把牧場經營好,做個出色的‘牛二代’”。
像周瑞堯這樣的新牛人,並非個例。目前,伊利已累計為行業培養“牛二代”661人,培訓牧業精英學員3302人,遠程直播培訓覆蓋人數48.8萬人次,助力牧場養殖水平和經營效益提升。
新技術驅動新發展,新理念引領新未來。麵對新一輪產業變革,中國奶業正以科技創新破局,補短板、提能力,攜手全產業鏈練好內功,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保障國民健康供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