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下溶洞,挖野菜......這樣的校園生活你體驗過沒?3月27日,南京市同仁小學科學組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支持下,共同策劃並開展了以“大自然的神探”為主題的研學活動。學校特邀中科院古生物研究所老師、中國登山協會登山教練陪同前往。“小果仁”們帶著對大自然的種種問題和美好向往,走進老山,開啟了研學之旅。
下溶洞、挖野蒜
帶著滿滿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四年級的隊員們跟隨南京古生物博物館的老師們踏足老山,進行了一場雨中研學。在那裏,他們化身小小地質學家和植物學家,深入了解了南京獨特的地質特點,並學會了如何分辨各種野菜的特征。
當天,下雨給研學活動帶來了一些挑戰,但卻無法阻擋同學們探索自然的腳步。“老山的山路不是開發好的道路”,學校的尹雨婷老師告訴記者,同學們順著山路登山,古生物博物館的老師們給孩子們科普沿路的植物、昆蟲等知識。同學們更是進入溶洞中,對地形地貌有了初步感知與理解,特別是對喀斯特地貌有了具象認識。“當天每個人的腿上、腳上都沾滿了泥土,還有不少同學跌倒、摔跤,但沒有一個人退縮、掉隊,大家相互支持一路上山。”尹老師說。
隨後,師生們開始在山間尋找野蒜,用小鏟子挖掘野蒜頭,每個隊員都專心致誌地尋找著、挖取著,場麵十分熱鬧。這邊,同學們興奮地大喊:“我找到了一棵大蒜頭!”那邊,另外的同學則小心翼翼地挖著,生怕破壞了蒜頭的完整性。在挖野蒜的過程中老師們還為同學們科普了自然植物的相關小知識,讓孩子們在鍛煉動手能力的同時,更加了解自然、愛護自然。來自四年級的秦天同學告訴記者,他在此次活動中學習到了關於野蒜的科學知識:“野蒜又名薤白,全身皆可食用,還對心髒、血管有幫助,很有藥用價值。”
在雨中,他們揮灑著汗水,每一棵野蒜都鐫刻著他們的辛勤與努力;他們團隊協作、互相幫助,勇敢麵對困難,每一滴雨水都見證了他們的勇敢與堅持。“這次活動磨練了我的意誌,還讓我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這段經曆會永遠深深地鑲嵌在我心中,以後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會激勵我勇敢麵對。”秦天說。
野之味、做佳肴
據悉,同學們親手挖到了新鮮的野菜後,還依據清代江南才子袁枚撰寫的名著《隨園食單》食譜記錄,親自動手,將自己挖到的野菜洗淨烹炒,甚至還做了野菜餃子、野菜雞蛋餅、野菜湯等色香味俱佳的野菜宴。
尹老師表示:“未來還會與多家博物館進一步合作,開展類似的研學活動。”據了解,此次活動緊密圍繞蘇教版科學三年級下冊《植物與環境》單元內容,巧妙利用學校“15分鍾教育圈”平台,借助館校合作優勢,積極拓展學習資源,深化科學教育內涵,落實科學教育加法。通過任務驅動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勞動能力和創造能力,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文字 劉夢琦 實習生 謝文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