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上午,南京市天正小學在這綠意盎然的美好時節,合著最美妙天正童聲迎來了馬來西亞雪蘭莪沙登埠公民華小、江蘇省蘇教國際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各位領導及老師們。
在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王九紅的陪同下,嘉賓們一起參觀校園,隨後在二樓會議室就科技特色教育教學經驗分享方麵進行深入交流,並舉行天正小學、馬來西亞雪蘭莪沙登埠公民華小、江蘇省蘇教國際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夥伴學校簽約儀式!
第一篇章
朋自遠方來,共話教育情
天正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王九紅向遠道而來的教育同仁致歡迎詞,並就天正小學一直努力打造富有創新精神的學習環境,致力於讓每位學生的科技素養得以適合發展的科技教育理念和特色進行分享。
馬來西亞雪蘭莪沙登埠公民華小蔡亞輝校長就“公民華小辦校策略及教育理念”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方式讓大家了解到公民華小的辦學方針:學生基礎素質和個性特長得以均衡發展,成為具有樂學、勤學、優學品質的現代公民。
隨後,三方簽訂下夥伴學校的約定,天正小學為馬來西亞雪蘭莪沙登埠公民華小的領導老師們送上孩子們親手製作的非遺彩粽、紙漿畫作品,馬來西亞雪蘭莪沙登埠公民華小以及蘇教國際教育文化中心也分別互贈紀念品以表達三方友誼長存!
江蘇省蘇教國際教育文化交流中心副總經理曾波斌先生在發言中表示,2023年蘇教文化“全球夥伴計劃”項目啟動,旨在引領更多的孩子看世界,促進中外學校開展人文交流活動,為師生架起一個了解世界、參與世界的橋梁。
第二篇章
跨學科課堂,展天正風采
《有趣的食物鏈》是蘇教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生物和棲息地》中的內容,就本節課的教學構思由科學任波老師、信息技術馮凱老師共同設計,旨在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信息技術應用的能力的提升。
首先由科學任老師通過一部中國經典的水墨畫電影《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片段引入課堂,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所看、所想、所問,從而提出科學探究問題:草、蝗蟲、鳥兒、狐狸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製作展板彙報發現草、蝗蟲、鳥兒、狐狸之間存在吃與被吃的關係。任波老師再次引導學生思考“吃”是為了什麼?學生們根據第一單元所學的能量進行分析、推演,很快得出吃是為了獲取化學能量。接著繼續科學思維探索:草的能量從何而來?為什麼將草放在第一位?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讓學生進行有深度的科學研究。
接著由信息馮凱老師帶領學生通過分析植物在食物鏈中的作用,了解到科學概念“生產者”。馮老師結合天正園的小小種植園進行探討:如何進行科學的種植?啟發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形色APP軟件幫助更好了解每種植物的習性,以達到最優的種植目的。馮老師的課堂以開放式的自學、互學模式開展,讓學生充分使用並發現軟件的功能及問題反饋,養成具有高質量信息素養人才。
第三篇章
靈動社團,彰顯科技育人
活力數學實驗室裏,孩子們正全情投入到一場別開生麵的中國傳統益智遊戲盛宴中。他們不僅熱情洋溢地向來賓們展示了算盤、魯班鎖、五子棋、幻方和數字華容道等經典遊戲,而且還生動地講述了每項遊戲背後的豐富曆史和文化故事,讓每位參與者都深切感受到了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
在信息機房中的3D打印,暢學編程社團裏隻見學生們正在建構一個個屬於自己的模型:水杯、房屋、眼鏡……,更有孩子們進行生活應用程序編碼中。馬來西亞雪蘭莪沙登埠公民華小的領導老師們欣賞著一件件精美的3D打印作品,給予學校及孩子們高度的好評和讚譽。
二樓科學室裏展示著孩子們獲獎的科技發明製作,從節能便攜式空氣淨化器到雨天自動關窗裝置,再到太陽能利用,自動停車庫的智能化應用,小區智能化物資配送等,無不彰顯孩子們對生活的觀察,對科技的熱愛。一樓門廳中的孩子們正利用手中的吸管拚搭著中國高鐵、軍艦模型,機器人社團的孩子向來賓展現機器與人類的互動及應用。
春風拂麵花含笑,萬紫千紅醉人間。馬來西亞雪蘭莪沙登埠公民華小代表團的到來促進中馬兩校在特色教育領域的合作與分享。大道行思,取則行遠,今後兩校通過持續、多元化學習與交流,加深了解,為做好傳承優秀的中華傳統而努力!
來源:南京市天正小學
編輯: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