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新浪微博正式上線,直到今天,微博一直是我國最重要的社交媒體之一。可以說,我國幾乎所有的重大事件都曾在微博上發酵、醞釀、交鋒、引人注目。沒有在微博上留下痕跡的事件,也就無法成為所謂“重大事件”。微博是一個公開的輿論平台,允許所有用戶發表言論;上熱搜、搶熱評、控熱度成為公眾關心的熱點現象;加上微博數據的相對公開、易獲得,這些特質使其成為多元行動者爭奪的輿論領地。
作為中國最具社會影響力的社交媒體之一,微博其實很難在其他社交媒體裏找到參照對象。它不僅融合了推特的原創信息和評論功能,還集成了臉書的社交性、Instagram的圖片社交性、抖音的短視頻黏性。在社交媒體界,微博唯一沒有涉足的領域,恐怕就是電商購物了。不過,微博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學術界最看重其超越其他社交媒體之處——就是它依舊是當下我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輿論場。
2009年微博剛上線時,曾經提出口號“圍觀改變中國”。在需要開機關機、無法移動上網的PC電腦時代,眾多網民彙集在新浪微博裏,旁觀新聞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網民們隔著電腦,為新聞事件及當事人提供能見度。微博改變了彼時網民接收和反饋新聞的習慣,也改變了社交輿論場的風向和熱度。
2011年以來,我國逐漸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傳統媒體影響力下降,網民地位進一步上升,微博輿論出現了新特點。首先,微博輿論不再由媒體主導,而由多元行動者(新聞各方當事人、普通公眾、自媒體或MCN機構、政府、媒體等)參與和形塑,微博輿論的發展與爭鋒更加難以控製,輿論反轉是常見現象。其次,媒體很難像過往那樣“壟斷”原創獨家信息源,而是充當了統合信息的關係性節點。且對媒體來說,提供高質量信息往往很難獲得足夠的經濟回報。於是,遠程采訪逐漸取代現場采訪,媒體更多地選擇整合各方信息、直接發出新聞,編輯能力成為當代媒體人相當重要的業務能力。再次,普通公眾依賴微博熱搜為自己設置議程,“新聞找到我”成為常見現象,公眾主動尋找和接觸新聞的傳統正逐漸式微。在塑造當代輿論場的過程中,微博等社交媒體不僅提供了更豐富多元的內容,也占據了信息和意見渠道。
社交平台形塑輿論,使得當下的輿論研究不得不應對社交平台提出的新挑戰。首先,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輿論的形態與發展有了根本性的變化。比如,在社交平台上,越極端的觀點越容易被傳播開來,平台加速了輿論熱點的形成與傳播。因此,如何有效引導平台輿論理性化、健康化,降低平台輿論的極端性,成了整個社會都關注的話題。其次,與傳統媒體時代相比,社交平台用戶普遍比較低齡,他們對微博輿論的看法存在代際差異。《2023年微博熱點趨勢報告》顯示,年輕用戶更關注自己“附近”的熱點,對“遠方”的興趣較低,即使國際熱點事件也出現了“趨近”效應。因此,研究微博輿論的變化,就是在研究不同代際人群的輿論變化。再次,新聞當事人直接發聲、引爆輿論的現象層出不窮,強化了輿論熱點的隨機性、變動性。研究者如何從貌似無規律的輿論熱點中尋找規律,進而從理論層麵歸納和解釋輿論現象,也是很嚴峻的挑戰。
不過,無論當代輿論場如何變化,學術研究關心現實、心係公眾的情懷不會變。本期《傳媒觀察》“在場”欄目的3篇論文,從不同角度進行經驗研究,試圖理解微博建構的當代輿論生態,做出了有益嚐試。期待後續研究能夠更多地紮根中國現實、回應現實關切,發展有我國本土特色的輿論研究。
(《傳媒觀察》2024年第6期卷首語。作者陳陽為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