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平台化使得不同行動者借助各類實踐活動方式參與到平台內容生產秩序構建中,逐漸成為塑造數字新聞業新聞形態的一股力量。白紅義教授和博士研究生簡丹丹在《傳媒觀察》2024年第6期刊文,將當事人新聞這一數字新聞形態視作構建平台內容生產秩序的隱喻,基於工具性個案胡鑫宇失蹤事件中的“當事人發聲”過程討論背後的製度邏輯:首先,事件當事人通過發聲為數字平台提供價值觀、信念等新聞事實,在流量邏輯下確定數字平台傳播的主要內容;其次,數字平台通過社群等方式確定傳播內容的具體文化象征符號,進而通過關係邏輯塑造媒體報道的話語形式;最後,數字媒體通過在報道實踐中對平台文化象征符號的使用,從專業邏輯層麵完成對新新聞形態的權威賦予。
由新浪微博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在《2023年微博熱點趨勢報告》中所概括的當事人新聞正是所述事實的業態體現,在這些微博熱點事件中,當事人的聲音已經成為一種“微媒體”,傳遞著重要的事實性信息。同時,這些聲音的出現也豐富了媒體報道的信息來源。不過,既有研究並未關注數字新聞業新聞形態在平台內容生產秩序中的具體建構過程。本研究則將當事人新聞這一數字新聞形態視作數字化背景下構建平台內容生產秩序的隱喻,基於製度邏輯理論視角以及工具性個案胡鑫宇失蹤事件中的“當事人發聲”過程,嚐試探索和回答數字新聞形態在平台內容生產秩序中的製度邏輯。
2023年1月7日,江西警方通報胡鑫宇失蹤事件調查進展,稱未發現胡鑫宇在校內被害、自殺、發生意外的痕跡證據,並稱2022年10月15日接警後,公安機關調取並固定了事發當日與胡鑫宇行動軌跡有關的視頻,“校內視頻監控未被人為刪改、關閉。”通報還稱,對網民關注的班主任嚴某強、副校長王某、校長劉某來等人,通過視頻印證、證人證言證明、其他信息綜合認定,均未發現異常情況,排除犯罪嫌疑。由新浪微博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3年微博熱點趨勢報告》顯示,胡鑫宇失蹤事件在十大社會新聞中位列第四,成為一起在微博72小時瀏覽量超過10億的熱點事件,在平台和全網都具備一定的影響力。另據知微事見顯示,該事件影響力綜合指數達72.0,高於85%的社會類事件,在數字平台新浪微博共有56家重要媒體參與,主要包括中央級媒體、財經類媒體以及科技類媒體三類,輿論場整體熱度峰值占比47%。
熱點事件的演化趨勢具有一定傳播時段,將其視作經驗材料來源,一方麵有利於從曆時性角度捕捉關鍵行動者的具體實踐過程,另一方麵也有利於考察各類關係性主體在形塑數字新聞形態形成過程中的邏輯勾連。從統計結果來看,以“胡鑫宇”為搜索關鍵詞,其在數字平台微博上可見的動態條數為1266條。2023年1月29日至2023年2月5日,該事件累計出現64次熱搜。“當事人發聲”主體具體包括胡鑫宇父親、胡鑫宇母親、胡鑫宇表姐。其中,以胡鑫宇母親(媽媽)為關鍵詞條的數量及傳播量居多,自2023年1月5日至1月29日,胡鑫宇母親通過數字平台發聲共產生9條相關詞條。遵循代表性原則與思路,在具體材料收集過程中,本文對數字新聞形態的製度邏輯考察主要將胡鑫宇母親這一當事人發聲的傳播過程作為“微”媒體的分析切入點。需要強調的是,本文無意對該事件進行全麵梳理,主要考察與胡鑫宇母親、數字平台微博以及媒體三類關鍵行動者在塑造數字新聞形態過程中的具體行為實踐。
通過對胡鑫宇失蹤事件中“當事人”發聲過程相關詞條考察,數字新聞形態在平台內容秩序中的具體建構過程主要建立在流量、關係以及專業三重製度秩序邏輯之下。具體而言,數字新聞形態得以形成,在曆時性層麵經曆三個過程性環節。每一個環節都包含一類主要關鍵行動者以及存在一種主導邏輯。其中,主導性製度秩序邏輯由關鍵行動者的行為實踐所決定。
一、流量邏輯:作為數字平台傳播內容基礎的公眾注意力
流量邏輯指當事人在發聲時,其話題在數字平台所引發的輿論熱度,具體表現為點讚、轉發、評論等“點擊率”數據。公眾注意力作為數字平台傳播內容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機製的角色。2023年1月5日,胡鑫宇母親在抖音平台(賬號鑫宇媽媽尋找兒子)發布一則視頻,視頻內容為:“我家鑫宇,是在學校被害了!我懇請公安,懇請ZF,要立案!不然我的鑫宇,就這樣子白白送在學校。我孩子是送去學校學文化、學知識的,不是去送命的啊!”這則視頻隨即在各大數字平台傳播。
一方麵,胡鑫宇母親在視頻中聲淚俱下、訴諸情感的共情敘事模式,增強了話題內容的感染力,本身能夠引發用戶共鳴,吸引公眾注意力。比如部分網友評論:“感覺就是他殺,地毯式搜索過怎麼可能沒發現……”“查一下錄音筆是不是胡同學的,錄音筆裏有沒有被刪除的其它錄音。”“哎,他隻是個15歲的孩子,如果被害死的,那為何要處心積慮害這麼大的孩子,真是匪夷所思。”“最傷心的還是父母。”“阿姨現在說要一個真相,可能是不是真的發生了點什麼,她已經知道鑫宇不會回來了”……胡鑫宇母親作為“微”媒體,不僅引導了平台內容生態係統中其它關鍵行動者對於該事件話題內容的關注方向,將“尋求真相”作為重點討論對象,還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表達自身的訴求,引發其它關鍵行動者作出相應的行為實踐,比如通過發布動態、評論以及轉發等方式呼籲相關部門、學校等責任主體嚴查,“希望能還胡同學一個公道”。另一方麵,微博平台在市場化運作中本身遵循流量邏輯,通過平台的功能機製,形成#胡鑫宇媽媽再次發聲#、#胡鑫宇媽媽堅持稱孩子已被害#、#胡鑫宇媽媽最新發聲#、#胡鑫宇媽媽公布神秘筆記#、#胡鑫宇媽媽今日淩晨發文#、#胡鑫宇母親發文#等9條相關詞條。其中,#胡鑫宇母親發文#詞條閱讀量高達7.3億、討論量4.6億、互動量40.9萬、原創量6258。除此之外,在詞條中擔任主持人的大河報所發布的報道內容,共有中國新聞周刊、人民網、澎湃新聞等97家媒體參與報道與轉載。該事件熱度在1月7日達到峰值21947,同時引發“十問胡鑫宇事件”“胡鑫宇失蹤事件暫未立為刑案”“胡鑫宇事件調查報告”3條熱搜。
作為數字新聞形態建構的起點,公眾注意力在平台內容生產秩序中扮演了關鍵機製;作為流量邏輯的轉換,關鍵行動者在注意力指引下的“點擊率”數據決定了數字平台是否將與事件相關的信息內容納入平台內容生態係統,進而促使其它關鍵行動者參與數字新聞形態的具體實踐過程。與此同時,數字新聞形態在平台內容生產秩序中的流量邏輯,實際上折射了此類新新聞形態在製度秩序形成過程中所凸顯的平台內容生產特征:數字新聞形態所承載的新聞事實以“微”媒體中的當事人發聲所主導,其在發聲行為實踐中談及的話題、隱含的情緒等決定了數字新聞形態所包含的具體內容。可以看到,這與傳統的以記者或媒體為中心的新聞生產有所區別。其中,新聞機構不再居於核心,更多扮演傳播節點的角色。
二、關係邏輯:作為媒體報道話語的平台文化象征符號
關係邏輯主要體現了社群關係中各類行動者所共享的一套文化象征符號。平台社會內,數字平台通過標簽化熱點事件,將與事件相關的關鍵行動者以及由此衍生的信息內容相關聯,形成一套共享的文化象征符號,進而影響媒體報道的話語形式。
自胡鑫宇母親作為當事人發聲後,數字平台微博將熱搜、關鍵詞、相關話題詞條三個功能設置作為主要策略,在傳播過程中利用輿論這一行動者關聯機製將胡鑫宇失蹤事件進行標簽化,為文化象征符號的形成提供具體生產場景。比如,在#胡鑫宇媽媽再次發聲#、#胡鑫宇媽媽堅持稱孩子已被害#、#胡鑫宇媽媽最新發聲#等話題詞條中設置主持人、話題貢獻者等作為內容生產的關鍵行動者。其中,主持人一般由潮視頻、央視網、大河報、中國新聞周刊等主流專業權威媒體賬號主體擔任,通過統合該事件最新進展與細節,吸引公眾注意力聚合輿論聲量;話題貢獻者則以媒體機構、微博大V等意見領袖為主,負責文化象征符號的使用、傳播與擴散。
當其它關鍵行動者需要在平台內容生態係統討論該話題時,不可避免在關鍵詞、話題詞條等引導下進入平台所設置的事件圈層中,在漣漪效應下進一步演變為一個由以胡鑫宇事件為核心而形成的文化社群。在這個社群中,有關胡鑫宇事件相關內容的定性由平台的標簽所主導。隨著事件發酵,關於熱點事件的表述在社群內逐漸形成一套文化象征符號體係,隨即影響媒體對該事件的報道話語。比如大河報在報道胡鑫宇母親發文時,其新聞標題為《#胡鑫宇母親發文#:在找你真相的路上,不會停止》,即需要帶上平台所創設的有關胡鑫宇事件的話題詞條。
而其它個體類或者非專業類行動者在發布相關動態時,則會以社群內的主成員所使用的文化象征符號為參照,進一步確證自身所發布內容的真實性並通過關聯其它圈層文化象征符號發表自身觀點。比如某意見領袖在發布以下動態內容“#胡鑫宇母親稱不會停止尋找真相#公眾需要一個真相,但很多人其實已經先入為主,他們覺得自己認為的真相才是真相……”後,不僅為文字內容配上了央視網有關該事件最新進展報道的截圖,還關聯了其它相關詞條#胡鑫宇遺體被找到#、#縣長回應胡鑫宇被找到#。
在關係邏輯下,數字新聞形態所表征的意義更多是文化取向的。在平台內容生態係統中,數字平台通過平台自身的功能機製,為圍繞事件核心所形成的文化象征符號提供具體生產場景,讓“微”媒體中的當事人發聲內容得以社群化,並在社群化過程中形成了一套由平台成員間共享的關於信息內容生產的象征實踐符號,這些符號進一步形塑數字新聞媒體等行動者在常規報道中的具體實踐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關係導向下的製度秩序邏輯中,新聞機構主要以社群成員的身份存在,居於數字新聞形態的傳播環而非生產端,在文化象征符號體係中主要扮演推動機製的角色。
三、專業邏輯:作為數字新聞形態權威賦予的媒體間報道
專業邏輯遵循傳統媒體機構在新聞生產中對事實和價值進行選擇與報道的常規路徑。進一步來說,話語主體的關鍵行動者以各類專業媒體為主導,它們的參與度本身是賦予數字新聞形態權威的主要來源,也是形塑數字新聞形態最重要的一環。
胡鑫宇母親作為新聞當事人發聲後,在媒體參與度上,其中6個相關話題詞條的媒體參與度累計為270家。媒體類別上,則涉及中國新聞周刊、大河報、七環視頻、河口廣電、安徽青年報社、參考消息、911亚博体育 彩票 新聞廣播、搜狐視頻、生活報新街派、36氪、vista看天下、三聯生活周刊等認證為報紙、雜誌、通訊社、媒體網站、電台、電視、新媒體並且具有社會新聞屬性的媒體藍V。具有新聞屬性的媒體機構在信息傳播格局中始終處於專業內容生產者與傳播機構的核心地位,其對當事人發聲後的事後引述與報道,本身從組織層麵代表了當事人傳遞內容的事實與價值。因此,媒體參與度越高以及參與媒體類別越多,越能代表當事人新聞中“微”媒體所傳信息與事實的重要性。
在具體操作上,新聞機構在報道內容上一般遵循關係邏輯,采用數字平台所創設的文化象征符號。其對當事人新聞的權威確證,主要來源於報道視頻或者新聞圖片中對當事人發聲內容的引述。澎湃新聞有關胡鑫宇失蹤事件進展的這則報道正是上述專業邏輯導向的具體體現:失蹤106天後,胡鑫宇遺體被找到(來源:澎湃新聞)。對於胡鑫宇失蹤事件,人民網評:胡鑫宇事件,舉國關注,誰都不敢造假,誰也不能造假。其中,視頻配圖為“人民網評”全文內容以及發布時間等關鍵信息。
不過,從作為主體的各類關鍵行動者來看,專業邏輯下的數字新聞形態則導向了一種關係性主體行為實踐。無論是作為內容起點的“微”媒體、打造社群文化的數字平台,還是對傳播內容進行權威賦予的專業媒體,在各環節具有主導邏輯的多重製度環境之下,數字新聞形態本身已是平台內容生態係統當中各類關鍵行動者行為實踐的綜合產物。它所映射的是信息內容生產不再是一項由媒體主導的職業性活動,而是多元行動者在實踐中所形成的社會性活動。
(載《傳媒觀察》2024年第6期,原文約11000字,標題為《“當事人發聲”:數字新聞形態在平台內容生產中的製度邏輯——基於胡鑫宇失蹤事件的個案研究》,此為主要章節節選,注釋、圖表等從略,學術引用請參考原文。“傳媒觀察雜誌”公號全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5KxNUP_lXeaSWQGEHP52iA。)
【作者簡介】
白紅義,複旦大學信息與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複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簡丹丹,複旦大學新聞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