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二院急診醫學中心:院前院內做“加法” 醫療急救再提速
2024-06-24 14:47:14

    如果說醫院是生與死較量的戰場,那麼急診科就是這個戰場的最前哨。為提升醫療急救服務能力和效率,今年五月份,常州市第二人民醫院成立急診醫學中心,多措並舉著力提升急危重症救治和院前急救能力,推動急診急救水平再上新台階。

    院前診療提速,讓搶救更及時高效

    “高速公路遭遇連環車禍,目前已有七人受傷……”。近日,一場高速公路車禍創傷救治應急演練正在二院急診搶救大廳進行。隨著“傷員”陸續抵達,預檢分診護士根據病情輕重進行分類分流至各個搶救單元,各搶救單元的成員以最快速度進行相應救治。應急演練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醫護人員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救治能力。

    今年以來,常州二院著力提升院前醫療急救能力,一方麵與120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另一方麵加大院前醫療急救車輛和人員配置力度,將救治關口前移。當120救護車趕到現場,跟車醫護人員隨即便對患者實施分類救治,對非重症患者進行清創、包紮及夾板外固定等處置;對重症患者立即建立靜脈通道、進行液體複蘇等搶救治療,同時啟動院內急診急救綠色通道,相應科室做好危重患者搶救準備。“院前急救,是搶救生命的黃金時段,我們實行‘上車即入院’的理念,竭力縮短患者急救等待時間,不斷提高搶救成功率。”常州二院120院前急救負責人吳昊說。

    下一步,醫院將在嘉澤120急救分站打造最前沿最靈敏的“急救哨點”,延伸急救鏈條,打通院前急救“最後一公裏”,為搶救患者生命贏得更加寶貴的時間和機會。

    多學科接力,暢通急救“微循環”

    作為醫院危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種最多、搶救和管理任務最重的科室之一,急診醫學中心就診的病人往往發病急、病情重、情況危。“非常感謝急診科救治,幫我撿回了一條命。”想到前幾日發生的一幕,李某及家屬至今仍心有餘悸。83歲的李某患腦梗死、慢阻肺多年,近日由於呼吸不暢到呼吸科門診就診,監測血氧飽和度僅為40%,被送到急診搶救大廳時突然出現心髒驟停。搶救大廳負責人、麻醉醫學主任醫師劉平立即施救,精準快速完成動靜脈穿刺、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維持患者血流動力學穩定,邀請呼吸科、神經內科、重症監護室進行多學科急會診,全力展開救治,成功挽回李某生命。

    李某的成功救治離不了劉平及時有效地維持生命體征,為後續搶救建立基礎。麻醉科醫師不僅僅是手術室裏的“鎮痛專家”,還掌握著心肺複蘇、氣道管理、血流動力學監測等急救技術。為了強化急救能力,急診醫學中心充實了麻醉醫學的力量,縮短後續救治的準備時間。

    醫院始終把急診急救能力建設、臨床服務建設作為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多學科協作無縫銜接、高效配合,屢次在患者生死攸關的危急時刻,開啟綠色通道,搭建生命橋梁,使越來越多的急危重症患者得到一體化、全方位、高效率地救治。

    打造急診重症一體化救治模式

“以往,因為學科細分、科室之間信息不暢,院前急救和院內搶救銜接不及時,容易產生病人等醫生的情況而錯失最佳搶救時機。”常州二院急診醫學中心主任陳卓友介紹,中心從資源整合、機製重塑兩方麵力推急診重症一體化運行模式,形成有利於最大化提高搶救效率的機製。

    5月份以來,急診醫學中心搶救大廳值班醫師實行雙班製,專業人員隨時待命,強化院前與院內、急診與專科之間銜接互通,變病人等醫生為醫生等病人,“上車即入院”讓危急重症病人交接更加快速、有序、及時,暢通急診、危重症病人轉診救治“綠色通道”,形成區域內從接診到入院搶救時長控製在30分鍾內的新型急救圈,打造常州南部實力最強的急危重症一體化救治中心。

特別聲明:本文為揚子晚報新媒體平台“紫牛號”作者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個人或機構觀點,與紫牛號立場或觀點無關。紫牛號僅提供信息發布平台。如因文章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聯係揚子晚報法務部。

| 微矩陣

 報紙廣告服務 新媒體廣告刊例價 技術服務

地址:南京市建鄴區江東中路369號新華報業傳媒廣場 郵編:210092 聯係我們:025-96096(24小時)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70004 視聽節目許可證1008318號 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蘇字第394號

版權所有 yabo2018

 蘇ICP備13020714號 | 電信增值業務經營許可證 蘇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