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23日,第十五屆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年會(CAOS2024)在南京召開。
在“數字骨科”會場“智能與機器人大師講壇”上,眾多骨科臨床專家、學者立足數字化醫療轉型態勢,探索數字化與智能化技術在骨科領域的應用與發展。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副會長、西安交通大學關節外科中心主任王坤正教授表示,數字技術將為骨科學注入無限可能與活力,醫工結合的交叉學科碰撞將帶來巨大突破。南方科技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係係主任孟慶虎教授作了《大模型時代的場景智能骨科》主題演講,他表示,未來骨科手術應整合多功能平台、專用機械臂和增強現實導航,通過三層次的場景智能結構,實現聚生智能、數字孿生和骨科大模型的融合,提升手術精確度和患者康複效果。
談到機器人輔助手術,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周宗科教授用一個詞概括——“精準”。周教授通過具體病例和數據,展示了機器人在提高力線精準度和病人術後恢複方麵的優勢。此外,他還分享了操作錕鋙®機器人完成全國首台國產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手術的經驗,“在臨床中,經常遇到一些非常嚴重的關節畸形,醫生單憑經驗做手術,會非常困難,有了機器人的輔助,再結合醫生的經驗,可以讓手術變得更高效、更精準和更安全”。
陸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張瑗教授指出,機器人輔助技術在後路手術中表現更佳,能提高手術精準度。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何川教授介紹了《間隙平衡優先的機器人輔助膝關節置換術》,強調了該技術在提高手術精度、實現軟組織平衡以及改善患者術後恢複方麵的優勢。
在本次會議上,全骨科手術機器人的亮相引起了與會專家、學者的關注。一台設備就可輔助完成髖關節和膝關節兩個適應症手術,從人工智能自動手術規劃到實時動態3D導航,到力位協同控製、自動複位,骨科手術機器人正在逐步“進化”成醫生的手術第一助手。
目前,全骨科手術機器人已在全國範圍內完成了2000多例的臨床手術,特別是高原和不發達地區的手術,突破了環境、術者、技術、方式等條件限製,展現了其精準操作和微創手術的優勢。
在“骨科手術機器人助力提高關節置換術精準度”專題討論上,專家們圍繞全骨科手術機器人輔助手術的臨床表現及其在骨科學科建設中的意義進行了交流。
南京市第一醫院王黎明教授表示,“與傳統手術相比,機器人輔助手術提高了關節置換的精準性和可複製性,實現了早期康複和更好的臨床結果,並提高了假體的生存率。